第26章 杜十娘(3/5)
了这里面的讲究,如果寺中的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是个大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要是端在手里,那表示是个中等规模寺庙,仅可以招待一天。
如果是把杵立在地上,那就是说这是个小庙,不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其实这个杵立的还有个潜规则,就是斋堂会不会招待上香的人免费吃斋饭。
杵立在地上的一般是不免费招待的,杵端在手里的,布施了提供斋饭,像马蹄寺这种扛肩上的,斋堂是会免费供斋饭给来上香的人的。
马蹄寺的布局,其实并不符合三教宗的教义,但马蹄寺以前是隋朝皇姑寺,三阶教是后面接手的,因此布局上还是沿续原来的。
“到了这,你们应当认得路了吧?”
“你送人送到底,把我们送到斋堂嘛,这寺庙这么大,好怕一会又迷路了。”小丫头道。
“好吧,跟我来。”
李逸好事做到底,没带两人大雄宝殿,而是直接去了香积厨。
他在这里已经认识了放贷香积钱的库头、负责做饭的火头等,
和尚见到李逸去而复返还有些疑惑,又看到他带着两个少女过来更不解了。
“这两位是随家人来上香的,在寺里迷路了,要去斋堂。”李逸道。
杜十娘上前:“我是杜曲杜十娘,随祖母郭老夫人前来上香,在寺中迷路了。”
僧人一听是杜曲杜家的,不敢怠慢,这可是他们寺里的大施主。
那位放贷的库头,赶紧说带她们去斋堂。
李逸也没再跟着,跟她们告辞。
杜十娘望着要离去的李逸,屈身行礼道谢,李逸摆摆手,“举手之劳,不足言谢,告辞。”
路上,杜十娘问库头僧:“那位李郎是什么人?”
“那是本乡罗家堡的村长,才十六岁,原本是后头无极观的道士,刚还俗不久,今天是来送腐竹和豆泡的。”
小丫头好奇的问:“腐竹和豆泡是什么?”
“跟素鸡一样都是豆制的素菜,”
斋堂那边,丰乡侯夫人杜氏还不知道孙女走丢了呢,看到十娘回来,还问她去哪了。
“随便逛了逛,去了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