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拒绝秦王征辟(2/5)
,正是得自这位李村正,据说也是李村正的老师赵道长炼制的。”
等听说李老道在不久前死在塌窑中,李世民不胜唏嘘。
却也似乎正印证了房玄龄那句锋芒虽美,过则易折也。
李世民拍了拍李逸的胳膊,“我在你身上,似乎也感受到了几分锋芒和傲气,”
这算的上是赞美,也可以说李逸对他这个二皇子没有表示足够的敬畏之心。
这不是一个年轻小村正该有的态度,不过念及他原是道士,如今刚还俗,又能理解了。
道家讲道法自然,最是闲云野鹤,对朝廷对权贵,也是向来很超脱的。
“如晦啊,这幅字如否割爱于我?”李世民笑呵呵道。
杜如晦自是一口应下,把堂妹刚送给他还没捂热乎的礼物转送出去。
李逸一直暗里打量着这位未来的天可汗,
要说心里不激动是假的,
只是他没把这份激动表露出来,如今的李世民也才二十岁,也还没有那些丰功伟绩。
李世民却对他有了些兴趣,
从九环玉蹀躞带上解下一枚金刀子送给李逸,“你这幅字我非常喜欢,你那个能焖煮粥汤的杯子,我也很喜欢。”
李逸接受了李世民赠给的金刀子,
“你现在是村正?”
“嗯,还俗后落户御宿乡兴盛里罗家堡村,村子原有二十四户,上次暴雨塬崖垮塌,绝了六户,原村正也死了,村中丁壮大多服役在外,乡里推举我接任村长。”李逸回答。
一个十六岁刚还俗的道士做村长,其实在这个天下未定的时候,并不算什么稀奇事。
“你这笔瘦筋体很了得,可愿来我秦王府?先做个书令史,如何?”李世民起了几分爱才之心,发出了征辟要求。
李逸的年纪、身份,不可能直接征辟为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令史、书令史都是流外之吏,不参官品,但事务却很繁重,令史典曹文书,书令史佐理文书牍工作,为驱使之职,是士人所不屑的,但却也是庶族地主进入仕途的重要门路。
在当今,令史书令史这些流外吏,也还有很大机会迁入流内,成为品官的,只不过仕途有限。
李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