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武氏大瓜(2/5)
药铺,如风药、疳药、疝气药铺等,甚至有卖专药的,比如丹砂药铺、乌梅药铺等。
长安人口多,市场大,分工也更明细,有卖熟练的,有负责制药的,也有负责看病开方的,而一些大的药铺,如宋阿清药肆,则是有许多医师坐堂看诊,经营的药物品种齐全,品质极佳,还有很大的制药坊,甚至还有数家子铺,由总铺制药供应各子铺。
武家以前在并州是豪强大户,武士彟还曾做木材生意巨富,武家以前也有做药铺生意,生熟药都做,
到了长安,自然也仍有经营药铺。
甚至在关中、河东、山南等几大药材集散地,也有自己专门的采购商队,以及相熟的关系网络。
李逸的药铺,有董秀才帮忙,介绍了几个医师、药师,不管本事如何,暂时够用,但药材还没渠道,
直接在长安药铺采购,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如果能借用武家的渠道,搭个顺风车采购些药材,然后回来加工,或是先从武家这里拿熟药,肯定都更稳定,成本也会低些。
“喝酒,一个乡下小药铺,能用多少药,你回头派人过来,我让管事对接便是,喝酒。”
对李逸来说可能是件难事,但对老武来说,这确实是不值一提。
具体细节老武是不屑谈的,李逸也就笑着陪老武喝酒聊天,老武也是那种不太在意仕途的人,一把年纪了,倒是早就请辞了,只是皇帝没同意。
“你那个学会,算我一个,我给你捐十万钱的药吧,”
老武对李逸的学堂学会挺有兴趣,便豪迈的要捐一百贯。
“那可就太感谢武公了,”
“小事一桩,你那无极学堂娃多,我再借你两个儿科医师,”
李逸跟老武虽相处时间不长,但不得不说,跟老武挺对胃口,他没啥架子,就跟乡下老伯一样,人也爽快大方。
“温室的金薯长的不错,我已经在我这花园里开辟了一块地,等金薯收获后,到时就在我这宅子花园里种一块地,亩产两三千斤,一年起码两熟,不挑地还耐旱,真是了不得的祥瑞啊。”
他四兄弟,一门三公,却也仅得赐两个金薯,四弟武士彟位列太原元谋功臣之列,得赐一个。他是近水楼台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