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各有缺点(1/5)
鸿沟、颖水涨溢,道路、田野浸水涝灾。
又因战争影响,陈国百姓难以排涝救灾。
现在除了陈国百姓还在忧虑秋收外,参战各方已不在乎秋收、就食问题。
吕布前锋已入许都,赵基也放弃许都控制权,兵力收缩于许田邸阁,紧抓这里的储粮。
然而朝廷、吕布紧接着就派出大司农荀攸率衙署属吏视察邸阁,并开始签发盖着大司农印的调粮文书。
对此,许下邸阁内的守军奉文书执行,也奉赵基的调粮文书,始终没有撤离、交出邸阁仓储的意思。
吕布或许也只是略作试探,见能调动许下邸阁的储粮,吕布才拥护天子重返许都。
许都城内,故地重游,自天子以下的公卿百官无不感慨。
赵基全军早已撤出许都,公卿百官也都返回各自的宅邸,清理着军士借宿时遗留的生活垃圾。
原宛都令满宠也跟随朝廷迁徙返回许都,就地转任为许都令。
随同押解的各种囚徒也都关到许都监牢里,能千里转运而来的罪囚,肯定不是什么刑事犯,多是涉及朝堂之争的官吏、士人。
原太尉杨彪也是一样,从宛都监牢转移到了许都的监牢。
杨彪适应新环境之际,就见杨俊引着几个卫士来见他:“奉大将军令,向文先公讨一纸书信。”
说话间,狱吏打开门,杨俊带来的卫士将提来的漆木多层饭桶打开,为杨彪摆放饭菜、一壶酒。
杨彪也不起身,箕踞而坐在一团麦草上显得很不礼貌,监牢内光线不好,因连续降雨显得阴森潮湿。
以至于杨俊一眼看过去,就看到了杨彪故意展露给他看的摆钟。
随行卫士将组合桌案拼合,摆好饭菜、帛书笔墨后,杨俊继续说:“袁术造逆不得人心,江淮之士多受其裹挟。故而大将军欲开示宽宥之路,想请文先公笔墨一封,以安江淮之士。”
听了这话,一身罪囚赭色短衣的杨彪这才上前跪坐在新铺的草垫上,挽袖捉笔,就问:“欲给何人书写?”
“告江淮英杰与漂泊寄旅之士即可。”
杨俊站在原地尽可能温声讲述要求,就袁术造反这件事情,必须要进行系统性、全面的定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