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西晋梁王司马肜:权斗中的“佛系”影帝(2/4)
上表弹劾,堪称“西晋第一墙头草”。这种“永远站在胜利者背后”的绝技,让他在八王之乱中奇迹般存活,甚至混到太宰、司徒高位,完美诠释什么叫“菜不可怕,关键要会站队”。
司马肜在关中战场的神操作,堪称古代官僚主义教科书。他先是以“军事会议”为名,把周处的五千精兵忽悠到缺粮少箭的前线,自己却带着主力部队在后方“战略观望”。等周处战死的消息传来,他连夜写奏章哭诉:“逆贼凶顽,周将军忠勇殉国!” 还假惺惺请求朝廷抚恤周家。这种“用同僚的血染红顶戴”的绝活,连现代职场“甩锅侠”都要直呼祖师爷。
三、迷惑行为大赏:补丁单衣与双面人生
司马肜最令人捧腹的,当属他的“行为艺术”。某次宴会上,他指着打补丁的单衣向参军王铨炫耀清廉,却被当场打脸:“您身为三公,举荐贤才才是正事,拿补丁衣服作秀算哪门子政绩?” 这场景简直堪比现代领导在扶贫会议上秀旧皮鞋,结果被记者扒出别墅名表。
更黑色幽默的是他的谥号之争。死后博士蔡克痛批他“见义不为”,建议谥“灵”(昏乱);下属们却集体卖惨,最终硬改成“孝”。这种死后还能引发口水战的能力,让司马肜堪称西晋“话题之王”。
司马肜的梁王府堪称古代版“人设打造基地”。他要求门客必须穿粗布衣服,自己却偷偷在丝绸内衬绣金线;规定厨子每餐不超过四菜,实则夜夜开小灶吃烤全羊。最绝的是他发明的“廉政kpi考核”:每月统计王府补丁数量,多者奖励!这套“表面功夫管理学”,让现代流量明星的“人设运营团队”都自愧不如。
四、历史显微镜:清修面具下的权力操盘手
剥开“清修恭慎”的糖衣,我们会发现司马肜实乃深藏不露的生存大师:
演技派宗师:从补丁秀到谥号公关,完美掌握“人设经营术”;
机会主义者:在司马伦篡位与倒台的关键节点,精准踩点政治风口;
职场厚黑学鼻祖:用周处的血染红顶戴,却让朝廷背锅;
宗室关系学专家:游走于司马炎、司马伦等不同派系,始终稳坐钓鱼台。
但正是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让房玄龄给出“无他才能”的差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