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汉赵皇太弟刘乂:躺枪皇子的宫斗剧求生记(2/5)
,实际可能夹杂着刀光剑影。
这场面像极了现代公司并购:大股东嘴上说着“我们永远是一家人”,背后却在疯狂收购小股东股份。刘聪的演技堪比奥斯卡影帝,他深知直接称帝会引发汉人士族反对——毕竟老爹刘渊打着“汉室正统”旗号起兵,突然改回匈奴旧制岂不自打脸?立刘乂为皇太弟,既能安抚汉人官僚,又能暂时堵住兄弟们的嘴,堪称政治平衡术的经典案例。
最终刘聪“勉为其难”登基,同时封刘乂为“皇太弟”——一个比太子更尴尬的头衔。毕竟太子是皇帝儿子,而皇太弟是皇帝的弟弟,这相当于给权力斗争埋了颗定时炸弹。刘乂的内心os大概是:“我就想安静当个美男子,你们非要给我发死亡体验卡?”
这个头衔有多危险?看看历史数据:十六国时期共有7位皇太弟,其中5位不得善终。最惨的是后凉吕弘,当上皇太弟第二天就被亲哥毒杀。刘乂能活七年,已经是地狱难度下的奇迹。
三、宫廷狗血剧:太后绯闻与权力游戏的化学反应
如果故事停在这里,刘乂或许还能当个富贵闲人。但编剧显然觉得剧情不够刺激,又给他安排了更狗血的桥段:
母子伦理危机:年轻貌美的单太后被新皇帝刘聪“照顾”得过于亲密,刘乂得知后痛心疾首:“妈,您这是要让我当吕不韦的儿子吗?!”单太后羞愧自尽,刘乂彻底失去后宫靠山。
这段绯闻堪称古代版《雷雨》:30岁的单太后与43岁的刘聪,既是叔嫂又是异族(单氏出自屠各匈奴,刘聪出自南匈奴),还涉及游牧民族“收继婚”习俗。刘乂接受汉化教育,认为这是乱伦;但在匈奴贵族看来,这就像继承哥哥的弓箭一样正常。文化认知差异引发的伦理冲突,让刘乂在胡汉夹缝中彻底社死。
枕边风攻势:刘聪的呼延皇后天天吹风:“陛下您看,自古父死子继,您儿子刘粲才是亲生的!等您百年后,刘乂肯定要灭我们全家!”——这话术堪比现代职场pua。
呼延氏的宫斗技巧放在今天能开培训班:她先给刘聪送美女消耗其精力,再安排娘家子侄掌控禁军,最后买通宦官给刘乂饮食下慢性毒药(《十六国春秋》载刘乂“常体不安”)。这套组合拳下来,刘乂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得比北上广深的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