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东晋康帝司马岳:在书坛里“躺平”的咸鱼皇帝生涯(4/5)
书》里疯狂输出:“弱年守器,政出豪门”——翻译过来就是“菜鸟皇帝,全程傀儡”。但转头又夸“雅好文辞,尤善行草”,活像吐槽爱豆的毒舌粉丝:“业务能力稀烂,但颜值能打!”
2 宋人打call现场
米芾在《书史》里秒变迷弟:“康帝笔意,直追元常(钟繇)”。更夸张的是,苏轼读到《陆女帖》后,在朋友圈(《东坡题跋》)激情发文:“使晋康帝专意书学,当与逸少(王羲之)雁行!”就差没喊“哥哥好飒”了。
3 明代键盘侠暴击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开喷:“康帝短祚,无所建明”——骂他是毫无建树的短命皇帝。但李贽反手就是个彩虹屁:“如弈棋国手,虽未终局,而落子皆成势”,夸他下的每步棋都影响后世。这俩人的互怼,堪比今日知乎历史大v的论战。
六、治国政策冷知识:那些年皇帝玩过的梗
奏折批阅强迫症:司马岳发明了“颜色管理法”——朱批书法作业,墨批军政要务,青批日常琐事。有次庾冰的请安折被用了青色,气得在家摔杯子:“老子是辅政大臣,不是请安太监!”
皇家书法补习班:在太极殿开“兰台书苑”,亲自编写教材《御笔三十六势》,要求皇子们每天交三张作业。他儿子司马聃两岁登基时,抓周抓的是毛笔,被褚太后笑称“深得先帝真传”。
寒食散戒断中心:发现官员们沉迷五石散影响办公,司马岳下诏:“服散旷工者,俸禄充公买纸墨”。结果建康纸价暴跌,文房四宝店老板集体送锦旗:“感谢陛下整顿行业乱象!”
七、结语:墨香永存的咸鱼哲学
当我们在故宫看到《淳化阁帖》里那方“可筹量之”的朱印时,仿佛看见一位少年天子,在权臣环伺中偷偷在奏折上练字的身影。他用23年证明:做皇帝或许不及格,当艺术家却能拿满分。这种“在权力的游戏里坚持自我人设”的咸鱼精神,或许正是魏晋风流最真实的注脚——毕竟,在门阀政治的暴雨中,能护住一方砚台,已是莫大勇气。在《陆女帖》上那抹穿越千年的墨色,仿佛有这位“躺平鼻祖”的隔空传话:“江山归你们,书法归我,这波不亏!”
后记:《蝶恋花廿三墨痕弈晋天》
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