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编剧的道歉信(2/3)
间里的杂音瞬间消失,\"您看过原着第三十七页的批注吗?作者在创作手记里明确写到,这个角色原型是他的祖父,一位曾留学日本的国文教员。\"
他从包里取出一本旧书,封面上《南方雨巷》四个字已经有些褪色。这是初版原着,市面上早已绝版。叶徽翻开扉页,露出上面龙飞凤舞的签名——\"赠挚友叶君 作者周慕云 民国二十八年冬\"。
\"这不可能!\"赵明城一把抓过书,\"周老先生十年前就去世了,你怎么会\"
叶徽没有解释。前世1939年的冬天,他在上海一家茶馆偶遇周慕云,两人因讨论《红楼梦》的叙事结构而相谈甚欢。这本书,是穿越时空的唯一证物。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苏芳踩着高跟鞋走进来,身后跟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叶徽瞳孔微缩——那正是周慕云的儿子,现任作协副主席周维岳。
\"爸,您怎么来了?\"赵明城慌忙迎上去。叶徽这才知道,总编剧竟是周老的儿子。
周维岳没有理会女婿,径直走到叶徽面前,颤抖的手抚过那本旧书:\"这确实是我父亲的笔迹年轻人,你从哪里得到这本书的?\"
\"机缘巧合。\"叶徽轻声说,目光扫过书页上那些只有他和周慕云才知道的密语标记。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他翻开第七章的空白处,那里有一行铅笔写的小字:\"叶君若见此,当知吾言非虚——"久候多时"四字,确为家父口头禅。\"
苏芳的红唇微微张开。她原本是来训斥叶徽擅自改词的,此刻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周维岳摘下眼镜擦了擦,转头对赵明城说:\"按他说的改。所有台词,只要他提出异议,一律以他的意见为准。\"
\"可是爸——\"
\"你知道这本书意味着什么吗?\"周维岳的声音突然哽咽,\"父亲临终前说,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把最后一套珍藏本送给知音人\"
雨声忽然变大。叶徽望向窗外模糊的雨帘,恍惚看见1939年那个下雪的午后,周慕云将书递给他时眼里的期许:\"叶兄,这书里写的,是我们这代人的魂。\"
\"叶老师,\"周维岳郑重地伸出手,\"请您继续完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