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药圃里的金盏菊(3/4)
的契合度竟比前世更高——方才咳出的血里分明带着灵力。
日头渐高时,药圃来了位不速之客。穿白大褂的老者拄着藤杖蹲在田垄间,食指和拇指捻起一撮土在指尖揉搓,又放到鼻下深深一嗅。
\"雄黄酒打底\"老者抬头,镜片后的眼睛精光四射,\"至少还有三味药材,老夫竟辨不出来。\"
叶徽认出来人是中医协会副会长周淮安,上个月还在《国医论坛》上撰文痛批\"演员亵渎中医\"。老者枯瘦的手指间夹着片金盏菊叶子,对着阳光观察叶脉走向:\"有意思,这金盏菊的叶脉居然是七出脉,野生种本该是五出\"
\"周老若感兴趣,\"叶徽故意用药锄翻动泥土,\"不如猜猜第四味是什么?\"
\"滑石?不对\"周淮安突然抓住叶徽手腕,\"寒水石!这是《本草乘雅》里失传的"金花饮"配伍!\"
枯瘦的手指像铁钳般扣住脉门,叶徽却笑了。鱼儿上钩了——他特意选用这个明代孤本方子,就是要引真正懂行的人来。轻轻抽回手,他从怀中取出张泛黄的宣纸:\"周老既然识货,不妨看看全方。\"
老者接过宣纸时呼吸明显急促。纸张是真正的澄心堂纸,墨迹虽新,采用的却是明代\"乌丝栏\"格式,连药材别名都使用万历年间称谓。当看到\"金盏菊需甲子年铜钱培土\"的备注时,他山羊胡剧烈颤抖:\"这这是叶文庄公的手迹?\"
叶徽但笑不语。前世祖父叶文庄曾任太医院院判,这份手稿是他凭记忆临摹的。没想到老者眼力如此毒辣,竟从笔势转折处看出端倪。
\"你要什么?\"周淮安突然警觉起来,\"学会推荐名额?还是\"
\"郑局长夫人近来可好?\"叶徽掐下朵半开的金盏菊,花瓣在他掌心轻轻颤动,\"听说她上周又进了icu。\"
藤杖\"啪\"地折断在青石板上。周淮安脸色剧变:\"你怎么知道郑局——\"话到一半突然顿住,浑浊的眼中闪过恍然,\"这花是为红斑狼疮准备的?\"
叶徽将金盏菊夹进《黄帝内经》扉页:\"三日后来取花。记得带郑夫人最新的检验报告。\"他转身走向药圃深处,又补了句,\"对了,煎药忌用铁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