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丹青里的题跋(1/4)
拍卖行的灯光像手术台上的无影灯,照得那幅《秋山幽居图》纤毫毕现。叶徽站在离展台三步远的地方,能看见宣纸纤维里嵌着的金箔碎片——这是明代嘉靖年间苏州官造纸的典型特征,当时御用画师都喜欢用这种\"金粟纸\"。
\"叶先生,您可是我们特邀的鉴定专家。\"拍卖行经理王磊搓着手凑过来,西装袖口露出的百达翡丽表面泛着油腻的光。他递来一副崭新的白手套,\"三个买家都等着您给个准话呢。\"
叶徽没接手套。他解开西装扣子,从内袋掏出一块素绢帕子——这是按前世记忆找苏州老师傅定制的,用的正是明代\"轻容纱\"工艺。帕子拂过画作上方的空气,带起一丝若有若无的霉味。
\"纸是嘉靖三十七年的苏州金粟纸。\"他声音不大,却在突然安静的拍卖厅里格外清晰,\"墨是徽州李廷圭后人制的松烟墨,掺了少量龙脑香。\"
王磊眼睛一亮:\"那这蓝瑛真迹——\"
\"画是伪作。\"叶徽的指尖悬在山水皴法上方三寸,\"蓝田叔晚年画石必用斧劈皴带飞白,这笔触太死了。\"他手指移向左下角的苔点,\"真迹苔点该用焦墨破锋,这里却是用秃笔反复点染的。\"
四周响起嗡嗡的议论声。前排穿貂皮的女人猛地转头,梵克雅宝的耳坠在灯光下晃出刺目的光——叶徽认得她,芳姐安插在拍卖会的眼线林曼妮。她涂着丹蔻的手指正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想必是在实时汇报。
\"年轻人,话别说得太满。\"
沙哑的声音从室方向传来。白发老者拄着犀角拐杖缓步走近,袖口沾着几点孔雀石绿的颜料。叶徽注意到他胸前\"首席鉴定师\"的工牌——周慕云,去年把徐悲鸿仿八大的画拍出九千万的\"权威\"。
\"老夫研究蓝瑛四十年。\"周老用拐杖尖点了点画作右上角的题跋,\"这上面可有董其昌亲笔所题"蓝田叔此幅深得黄鹤山樵遗意",你难道比董香光还懂?\"
拍卖厅里响起几声附和的笑。叶徽不慌不忙走到展台右侧,素绢帕子轻轻按在题跋边缘:\"董其昌六十七岁后题画从不用"玄宰"落款,只写"其昌"二字。\"他指尖一挑,露出题跋与画心的接缝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