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药碾中的玉簪(3/4)
族谱有些疑点。\"茶汤入口微苦,回甘里带着雪菊特有的冷冽。
\"哦?\"首长指尖在石桌上敲出《将军令》的节奏,最后一个音敲得极重,震得茶盏里的菊瓣轻轻颤动。
叶徽忽然用茶盖轻刮盏沿,发出清越磬音——这正是打断\"醒神香\"药性的古法。他直视对方眼睛:\"比如我父亲民国廿五年其实去了昆仑山。\"
紫砂壶突然倾斜,沸水浇灭火炉,蒸腾的雾气模糊了首长瞬间变色的面容。老人布满老年斑的手背上,一道陈年刀疤正微微抽搐——和叶徽记忆中,光绪三十三年刺杀端方未遂的那个刺客伤痕一模一样。
夜色如墨般晕染开来。叶徽在实验室密室展开紫外灯,玉簪的金纹在墙上投出完整的山川地形。他咬破指尖,将血珠滴在簪头朱砂上。血珠诡异地被吸收,簪体发出轻微的\"咔嗒\"声,裂开露出藏在内部的微型卷轴。
《黄庭内景图》残卷在案上徐徐展开,画中道士的剑诀姿势,正是叶家针法起手式。图侧小楷注明:「昆仑地脉 甲戌年开 以簪为钥 以血为引」。窗外的惊雷突然炸响,闪电照亮了解剖图般精确的经络标注。
叶徽突然按住心口——腰间的玉簪正在发烫,烫得仿佛要烙进皮肉。铜镜中,他背后的空气开始扭曲,渐渐浮现出模糊的人形轮廓。那个身影穿着民国初年的长衫,右手小指不自然地内扣,正是记忆里父亲最后的模样。
\"维瑜\"镜中的身影轻声唤道,声音像是从很深的井底传来,\"青玄找到了地宫\"
实验室的灯光突然剧烈闪烁,玉簪发出的嗡鸣与雷声共振。叶徽看见镜中的父亲抬起手,指尖在虚空中画出血色的符咒。那图案与《黄庭内景图》上的某个标记完全重合,正是昆仑山脉中某个隐秘山谷的形状。
风声突然变得尖锐,像无数把刀在玻璃上刮擦。玉簪的震颤达到顶峰时,叶徽恍惚看见镜面泛起涟漪,父亲的手竟然穿透镜面,将一个冰凉的物件塞进他掌心——那是半枚青铜钥匙,断口处呈现出奇特的锯齿状。
灯光恢复正常时,镜中只剩他苍白的脸。掌心的青铜钥匙沾着水珠,不知是汗还是穿越时空带来的雪水。钥匙柄上刻着两个小篆:「地脉」。窗外的暴雨中,隐约传来乌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