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深圳·三(2/3)
起,像某种隐喻。
创业比想象中难十倍。我们在城中村租了间更小的办公室,月租2800。美琪坚持要买二手家具,结果送来一张瘸腿的办公桌。
\"没事!\"她变魔术般掏出hello kitty贴纸,\"贴这边就看不出来啦!\"
我看着她跪在地上认真贴贴纸的样子,心脏像被什么攥紧了。曾经的她,可是连herès包包沾到雨水都要立刻换新的。
第一个月,我们吃了二十八天泡面。第二个月,美琪学会了用美团优惠券。第三个月,她在菜市场为三毛钱和小贩砍价时,我突然鼻酸。
\"干嘛这么看我?\"她拎着战利品——两根打折黄瓜,得意洋洋,\"那阿姨最后还送我一把葱呢!\"
转折出现在一个闷热的午后。美琪去楼下买奶茶,回来时身后跟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
\"这是周老师,\"美琪兴奋地介绍,\"南山教师公寓的!她想改造房子!\"
周老师推推老花镜:\"小姑娘在广场上教我用手机付款,说起你们公司\"她打量我们简陋的办公室,\"虽然地方小,但人实在。\"
教师公寓是90年代的老房子,周老师想给从美国回来的儿子一家准备婚房。预算只有十五万,是她的全部积蓄。
量房时,美琪的专业素养让我吃惊。她迅速画出结构图,指出承重墙位置,甚至记得深圳老建筑的常见问题。
\"这里管道肯定老化,\"她敲敲卫生间墙壁,\"要预留更换预算。\"抬头看见我惊讶的表情,她吐吐舌头,\"好歹学过三个月嘛。\"
设计方案上我们产生了分歧。我想要时下流行的北欧风,美琪却坚持做新中式。
\"周老师儿子是大学教授,\"她指着户型图,\"这种知识分子家庭\"突然顿住,眼神飘向远方。
我立刻明白了——她在想自己的父亲。那位早逝的大学教授,留给她的除了债务,还有对书卷气的眷恋。
\"你说得对。\"我握住她微微发抖的手,\"做新中式,用胡桃木和宣纸灯。\"
施工期间,我们几乎长在工地。美琪每天素颜扎马尾,工装裤上沾满油漆。有一天我发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