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9章(6/7)
此质问朕,倒是令朕十分高兴。”
朱标听得云里雾里:这是什么状况?不生气倒也罢了,为何还会显得一脸欣慰?
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问道:“父皇当真一点都不动气吗?”
“哼!”
下一刻,朱元璋却陡然收敛笑容,“朕为何不该生气?”
此言一出,朱标愈发困惑不解。
朱元璋见状立刻明白儿子在想些什么,于是叹息道:
“你能为了你母亲当场质问朕,朕不但不气,反而颇感欣慰。
欣慰于你母亲没有看错你这嫡长子;欣慰于你今日终于像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非一味维持所谓儒雅做派。
朕生气之处在于,在你的心里朕竟成为了那种正妻新丧便急于寻找新欢的不堪之人。”
朱元璋语气中带着几分恼意:“你这是瞧不起为父和你母亲之间的深情。”
“这……儿臣……”
听到父亲这话,朱标一时语塞,脑海中混乱不已,随即心头涌起一股浓浓的愧疚感。
“罢了,朕并没有真的怪你的意思。
这段日子朕刻意避而不见,确实容易让你产生怀疑,这也是情理之中。”
朱元璋轻叹了口气,话锋一转,“好了,退下吧,朕要和你母亲说会儿话。”
说完,他随意地挥了挥手,眼神间透着几许落寞。
朱标还想多言几句,却发现朱元璋并未再给他开口的机会,而是缓缓转身,凝视着那口盛放王后遗体的棺椁。
见状,朱标只得低头行礼:“儿臣告退。”
之后从蒲团上起身,脚步蹒跚地离开了奉天殿。
待其身影消失后,朱元璋回过头看了看儿子远去的背影,嘴角泛起一抹浅淡欣慰的笑容。
继而将目光投向躺在棺椁中的发妻,喃喃道:
“妹子呀,咱的孩子长大了,连为你抱不平的道理也懂得了,哈哈哈……过去啊,朕总担心他一天到晚钻研那些什么儒家仁义、规矩礼教之类的空谈之物。
若他是普通人、普通官僚倒还好说,偏偏他是朕的太子,未来的大明皇帝!当这皇位,就得把权力牢牢握在手里。
有人胆敢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