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应聘人员(6/14)
方明澈想起前世看到的报道:1993年抗日名将薛岳因为付不出房租被告上法庭,一时也是有些唏嘘。那会儿薛岳都97岁高龄了吧!听说是因为支持祖国统一大业,被切断了经济来源。
这还真还不如功德林里放出来的过得好。从功德林里出来,有统战价值。当所谓的文史专员,按月还有一份高工资领取。写写回忆录,又是一笔稿费收入。
两人吃过午饭,去向王老爷子告辞。方明澈和王德显一起骑车离开。
路上,王德显告诉方明澈,“朱文娟通过面试了,以后她就是我堂妹和她那几个发小的英文家教。”
方明澈点头,“她的成绩确实还是不错的。”
他顿了顿又道:“阿嫣在发愁送你什么结婚礼物。要不,我们送你一台洗衣机?”
王德显道:“那我干脆先放我妈那里。要是有什么大件,直接拿过去洗就好。”
他住筒子楼单间,水龙头在那层楼尽头。但安装在那里,无疑就成公用的了。而且,搞不好是几层楼的人都拿来公用,他还不好说什么。自己想用一次,估计还得排队。关键是时日久了,人家都会觉得理所当然。
王德显道:“你说得没错,杨梅在条件优越的专家楼住惯了的。跟着我住筒子楼确实有些委屈。做饭都得站在楼道里做。”
他给人家提供的物质条件,远不如小方给林嫣提供的。
但是,父亲和继母那里肯定没自己的房间。而且住进去,那关系得多复杂、多难处啊。老爷子那里,五个堂兄弟、四个堂姐妹,别人都是住外头。就他特殊啊?三哥、三嫂至今也是住在部队分的筒子楼单间里。
方明澈道:“要不,你就租房。在你和杨梅的单位中间租套好些的房子。房租先由旅行社垫着,回头在你的分红里扣。华侨公寓240平的大户型,一年才两千。你要是能租到个150平的,一千五应该没问题。你一年分红有一万,拿一千五租房子不算什么。”
王德显道:“那也得能租到啊。”
华侨公寓的房子他当然看得起。但他四月份就结婚了,这两个月未必有房子出来呢。
“那就先租别的、条件好些的房子,同时在华侨公寓积极找房。这么一对比,忽然觉得我能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