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家庭矛盾(3/12)
到时候他们硬件强大、服务也好,生意应该是比如今国营的招待所好的。不算房子的损耗,利润应该有两万以上。
眼前的锦江饭店,董女士在解放后就上交了国家,如今是国营的。方明澈出示了华侨的那张介绍信,顺利带着女儿进去。如今华侨回国,是处处有优待的。他懒得去和人排队。
他们爷俩午后起飞的,这会儿也差不多是晚饭饭点了。
董竹君前夫是四川人,辛亥革命元老。当过四川军政府副都督和蜀军总司令。董女士跟随他在四川住过多年,锦江饭店最初就是做川菜的饭馆。
所以,饭菜挺合他们父女口味的。嗯,这里头肯定不止一个餐馆了,他们就打听之后奔着川菜馆去的。
颜颜的胳膊只要不幅度的抬起,这会儿都还好。吃饭不成问题。
“爸爸,好吃呢!”小丫头吃得眉眼弯弯的。
说起来颜颜跟着吃过军区小灶、beijg饭店的自助餐,还有不少百年老店,舌头也是让养得很刁了。她能有这个表现,足证锦江饭店的饭菜口味是极好的。
“那当然。当年尼克松访华,周总理就是在锦江饭店举办的国宴招待他。这儿的饭菜水平能差了?所以爸爸才打车都要特地带你来尝尝啊。”
当初上海滩的杜月笙、杨虎等人也都是锦江饭店的常客来着。
父女俩美美的吃了一顿,歇了会儿结账。然后在锦江饭店参观、拍照。
方明澈给女儿讲了讲这里头的历史。眼看着天色要黑了,这才出去再打车前往外滩。
这会儿还没有东方明珠塔呢,陆家嘴也还被叫成烂泥渡,肯定没有灯光秀。但黄浦江西面的老建筑开了灯也挺有看头。
浦东开发还有九年,有机会参与的!
那会儿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老上海人,估计后来肠子都悔青了吧。所以,都得跟着国家政策走啊。
父女俩在车上看了看夜景。进招待所安顿下来,打过报平安的电话就洗洗睡了。还要住几天的,明晚吃了晚饭再散步去看。
临睡前方明澈又给颜颜热敷了一次,第二天早起她说比昨天好多了。
父女俩下楼去吃生煎包,然后坐电车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