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走廊内侧的房间(3/6)
弹。
另一个箱里装满了薄铅板,陈舟试着搬了搬,完全无法撼动木箱分毫。
数了数箱中铅板的数量,他根据经验判断,这一整箱铅板至少也有五六百斤重,如果想把它们运到岸上,只能分多次搬运,要费不少劲。
“不知道他们往船上放这么多铅板干什么,难道是用来制作铅弹的?”
合上盖子,想到日后搬运这箱铅板的过程必定会十分痛苦,陈舟不由踹了木箱一脚,然后拿起了另一个箱中的短枪。
这支枪乍一看挺特别,模样很像长管手枪,其实就是轻型火绳枪削短了枪管。
和其它火绳枪相比,短管火绳枪增加了便携性,减轻了重量,但也牺牲了威力、精准度和射程,顶多只能打打十几米距离内的猎物,对陈舟而言,远不如重型火绳枪实用。
因为他知道,重型火绳枪具备一个坚实的基础,它的设计理念和结构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只是历史的洪流还没推进到那一步。
而短管火绳枪的设计理念完全是南辕北辙,与枪械所追求的功能背道而驰,用不了多久,它就会完全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与之不同,重型火绳枪踏上的却是一条阳光大道。
在一百年多年后,也就是18世纪,重型火绳枪经过一代代的改进,将会改头换面,凭借极高的性价比成为战争的主力军,它的那些缺陷也会渐渐缩小甚至消失。
最先被解决的便是火绳点火过于繁琐且惧怕雨水的问题。
大约就在十几年后,一名德国钟表匠发明了弹簧驱动的转轮装置。
这种装置的灵感来自于钟表带锯齿的旋转钢轮,通过钢轮和燧石夹上的燧石摩擦起火引燃火药完成击发,不仅节省了点燃火绳的步骤,还变得不再惧怕雨水,所以在战争中大显神威,取代了一部分火绳枪。
但转轮打火枪工艺复杂,结构精密,制作成本高,而且一旦钢轮被污染堵塞就无法可靠地点火,因此只风光了十多年就被淘汰了。
接下来粉墨登场的是法国人发明的燧发枪。
那个法国人的名字陈舟已经记不清了,但他清楚地记得燧发枪天才的创新。
燧发枪颠覆了传统火绳枪的设计思路,将点火位置从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