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上岸(5/7)
气,感受着身下木筏的晃动,陈舟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名字。
“陈舟”谐音“沉舟”。
对于生活在沿海地区,靠水吃饭的人来说,这个名字绝对称不上吉利顺口。
只因陈舟父母长辈世代居住于内陆,对沉船翻船等词汇没什么忌讳,才给他取了这么个名字。
不过这个名字也不是脑子一热随便起的,其实源自刘禹锡的一句诗词。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陈舟的父亲希望他能蓬勃进取,作为家庭新的一代超越老一辈人,摆脱这个贫穷普通的家庭环境。
但很显然,这个期望并没有奏效。
当然,名字的寓意没能使陈舟出人头地,所谓沉船的谐音与诅咒自然也是无稽之谈。
只不过在此前的生命历程中,陈舟确实未想过他竟然会有在海上划船的一天。
风平浪静,陈舟像只螃蟹一样在木筏上左右横跳,这边猛划两下,那边猛划两下,总算将木筏划进了岩滩。
潮水涨起后,那些遍布岩滩的岩石全部被淹没在水下,若是乘坐独木舟或小船穿梭在其中,船底难免会撞上石头,进而导致漏水或沉船。
平底的木筏却没有这种顾虑,它独特的船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少吃水深度,不用担心触礁。
而且在岩滩中前进,陈舟还获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岩滩水浅且清澈,可以看清岩石顶端,只要用船桨顶住岩石,给一个向后的力,木筏就能向前移动。
这种独辟蹊径的划桨方式与撑篙相似,只需要力气,没什么技术含量,很适合陈舟。
借助“撑篙式划船法”,陈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顺利地将木筏停靠在了河道旁。
担心退潮使木筏搁浅,他特意与河岸拉开了一米多的距离,通过两块木板搭成的小桥前往陆地。
来福在海上漂泊许久,几乎要忘记脚踏实地是什么感觉了,刚才在木筏上的时候它就好奇地东张西望,如果不是怕找不到陈舟,早就一个猛子扎进河里了。
此刻木筏靠岸,它终于按捺不住内心深处对陆地的渴望,先陈舟一步跳上了岸。
河岸旁遍地泥泞,来福分量十足的身体一落地,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