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钓鱼佬日记(上)(2/4)
巨石底部已露出大半,经过不知多少岁月的冲刷,呈现一种玉石般的光泽,与上层粗糙的石面对比分明。
打量一圈,陈舟随便挑了个距离湖面较近的高点,撂下扁担,开始了他的钓鱼初体验。
甩杆之前,他突然想到自己没带鱼饵,于是又匆匆跑到剥猫皮的地方找肠子。
那张挂在树上的猫皮已被晒成了一块“板子”,上面的皮毛已经有些脱落,卖相极差,就连蝇虫都不屑一顾。
至于丢在地上的大小肠和胃,早就被勤劳的食腐昆虫和微生物降解干净了。
除了几丛新长出来的野草,那里什么都没有。
“出师不利呀,看来我只能现挖鱼饵了。”
好在毗邻河边,即使是旱季,坡地上的土壤也很松软,只要拿根结实点的木棍就能往下挖。
用自己的大檐帽当容器,陈舟一边抓蚯蚓,一边捕捉毛毛虫和一种类似蚂蚱的昆虫,把它的腿和翅膀拔掉,留待钓大鱼。
土壤中除了蚯蚓还有一种白花花的大虫子,很像陈舟老家一种叫地蚕的害虫。
它们会啃食庄稼和果树根茎,对农作物危害很大,据说长大后就是屎壳郎。
受长辈的影响,陈舟从小就对这玩意没啥好感,也抓了不少。
就这样忙活了约莫一个小时,大檐帽底已经挤满了各种各样的昆虫。
其中紫黑色的蚯蚓最多,其次是被拔成“虫彘”的蚂蚱,它们无法跳跃,躺在虫子堆里,嘴边吐着绿水,只能稍稍晃动触须,苟延残喘。
“上等鱼饵,富含蛋白质,牛肉味儿,嘎嘣脆!”
端着大檐帽,回到湖边钓点,随手拿起一只蚂蚱穿在鱼钩上,甩出鱼线,看着湖面泛起的涟漪,陈舟静静等待鱼儿上钩。
蚂蚱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即使泡在水中,无法呼吸,也要顽强地挣扎。
不过它已经失去用于移动的腿和翅膀,只能不停舞动触角。
微弱的波动引诱着敏感的肉食鱼类。
它祖辈生长繁衍在孤岛,从未见过鱼钩,只当是一只愚蠢的昆虫送上门来,担心同类抢夺,摆动鱼尾,狠狠冲上去咬住了虫身。
早就做好第一杆等待十几分钟的心理准备,调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