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不做生活的盲人(2/4)
自习时间,忆江南专程跑到浮州干休所找到一位萧赣湘伯伯,他原是安源煤矿的挖煤工人、那可是192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的老资格局长了。
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中国共产党的着名领导人、19世纪20年代搞工人运动的时期,萧赣湘就参加了最有名的《安源大罢工》。
随后,离开家乡参加红军南征北战数十年。
他的部下在解放以后还是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他因为没有文化,全国解放以后,这么老资格的他就在广州市当了一位局长。
那个年代的共产党人,都是一心扑在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名誉地位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萧伯伯被下放到了浮州干休所。
另外一位是王兰妮阿姨,她在延安时期就是大名鼎鼎的鲁迅艺术学院的学生;作为宣传队队员,天生的一副好嗓子,唱山歌名动延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董必武就是她的入党介绍人。
王阿姨带着5个孩子回到了丈夫的故乡、住进了浮州干休所。
她的女儿陈茜茜还是忆江南发小程宜萍的同学,她早几年已经大学毕业了,也是工农兵大学生。
她可是斗胆包天,找了一个比她小6岁的丈夫,小日子还过得和和美美。
她的家人都担心,男孩子年纪太小,这两人是否能过到头。
她却说:“丁玲丈夫比她小13岁,我找的这个比他们的年龄差距小了一半,我还怕什么?”
浮州军分区的首任司令赵叔叔,他是这座城市的解放者、建设者,早就已经变成了地道的浮州人了。
赵叔叔一听是学习的必需参考书,亲自带着忆江南去找新华书店的彭主任。
文革前,他曾经是当经理的、现在是革委会主任;看到老首长亲自带人来买书,非常客气,让座倒茶非常热情。
听说是需要《医用药理学》的,马上回答“这本书,早就抢光了,要的人太多了,我们已经派人去省城新华书店紧急采购去了,出版社肯定还要大量加印的”。
拜托彭主任等书到了以后,以最快的速度通知来取书,这还是看在赵叔叔的面子上,才特事特办同意预留出来5本,也就是通俗的说法“开后门买书”。
忆江南拜托这三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