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山巅的奇迹(4/6)
抗议,数万民众挥舞绿色旗帜,高喊“以色列下地狱!”
甚至连世俗派的支持者也加入其中,罕见地与宗教团体站在同一阵线。
埃及的反应同样激烈。尽管总统对哈里发的崛起心存戒备,但国内宗教团体与民众的压力迫使他不得不采取行动。
开罗的爱资哈尔清真寺内,数千名学生与学者聚集,焚烧以色列国旗,高呼“哈里发是真主的使者!”
总统随后在总统府发表电视讲话,语气沉重:“以色列的鲁莽行为是对中东和平的威胁,我们在联合国谴责这一袭击,并呼吁国际社会正视其后果。”
次日,埃及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要求调查以色列的“战争罪行”。
与此同时,埃及军方悄然向西奈半岛增派两个装甲旅,数十辆t-62坦克与数百名士兵在以色列边境集结,摆出一副备战姿态。
约旦的反应更为直接。国王在安曼召见军方高层,下令向约以边境的扎尔卡地区增派一个机械化步兵师,包括50辆60坦克与2000名士兵。
约旦外交大臣随后在联合国发表声明:“以色列的袭击是对穆民尊严的侮辱,我们保留一切自卫权利。”
叙利亚则毫不掩饰敌意,总统阿萨德亲自签署命令,向戈兰高地增派三个旅,总计约150辆t-72坦克与5000名士兵,炮兵阵地也开始部署,炮口直指以色列控制区。
叙利亚驻联合国大使在安理会上咆哮:“这是对伊斯兰世界的宣战,我们将以行动回应!”
世界其他国家的态度同样引人注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华盛顿的记者会上谨慎表态:“我们对卡尔巴拉山事件深感遗憾,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升级。”
然而,这份声明并未平息舆论,反而在美国国内引发争议,许多穆民社区走上街头抗议,指责华盛顿“包庇以色列”。
俄罗斯的态度则强硬得多。外交部长在莫斯科公开表示:“以色列的挑衅是对伊斯兰世界的侮辱,也是对地区稳定的破坏,俄罗斯支持联合国采取措施。”
与此同时,俄军方开始在中亚边境加强巡逻,显然对哈里发影响力的扩散保持高度警惕。
欧洲国家的反应相对温和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