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幽灵战机(4/5)
战机紧急起飞,引擎轰鸣震得巴拉姆空军基地的玻璃颤抖。
米格-21是主力战机,最大速度约21马赫,作战高度上限约米;苏-7作为攻击机,速度约16马赫,作战高度约米。
这两型战机性能早已落后,雷达系统老旧,依赖地面引导,缺乏电子对抗能力。三十架战机组成三个松散编队,呼啸冲向云层,机翼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飞行员们挤在狭窄驾驶舱内,汗水滑下面罩,耳机里充斥着指挥部的急促指令:“全速拦截!目标西南,高度未知,准备接敌!”
然而,天空空荡荡的,除了厚重云层与远处地平线的微光,什么也没有。米格-21的r-13雷达拼命扫描,却只能捕捉到杂乱信号干扰,屏幕上红点闪烁不定,仿佛整个空域被幽灵战机填满。
领队飞行员拉胡尔中校通过电台怒吼:“指挥部,目标在哪里?雷达全是杂讯,目视无发现!”
指挥部的回应断断续续,夹杂刺耳电磁干扰:“继续搜索……信号异常……高度可能在米以上……保持警惕……”
事实上,黑鹰战机在两万米高空巡航,远超米格-21的作战高度上限。其三马赫速度让印度战机望尘莫及,即使偶尔进入雷达范围,低雷达反射截面与通讯干扰系统的双重掩护也让它如同隐形。
猎隼在驾驶舱注视仪表盘,干扰系统全力运转,释放强电磁脉冲,模拟上百架战机的虚假信号,彻底扰乱印度雷达网。
战机的信号接收器默默记录新德里雷达站的发射参数——s-125导弹系统的主雷达工作在6ghz频段,脉冲重复频率800hz,发射功率约250kw。这些数据通过加密频道实时传输回孟买的作战实验室。
雷达站控制室内,操作员们满头大汗,屏幕上的红点如鬼魅般跳跃,数量时而激增至两百,时而骤减至几十,无法锁定。
阿尼什一拳砸在桌上,咒骂道:“该死!这不是雷达坏了,是被干扰了!”
拉维少校紧咬牙关,额头青筋暴起,低吼:“通知指挥部,请求备用雷达站支援!”
但他心中一片迷雾——信号如此异常,究竟是设备故障、天气影响,还是未知的敌方技术?没有人敢断言这是瓦德瓦的电子战,毕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