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红旗依旧(3/5)
僵硬的笑容。
就在两人握手的瞬间,站在方阵中央的库可夫上校猛地抽出腰间的哥萨克弯刀,刀刃在晨光中划出一道刺眼的寒光,宛如流星划过。
他高举弯刀,声如洪钟:“军乐队,准备!”
话音未落,方阵中间的军乐队迅速动作,三十名乐手举起乐器——铜号、长笛、单簧管、大鼓与定音鼓,整齐划一。
库可夫刀锋一挥,军乐队开始奏响《国际歌》。
激昂的旋律如惊雷炸响,席卷整个停机坪: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歌声雄浑而震撼,歌词在叶利钦耳中刺耳得像刀锋,每一个音符都在无情地嘲讽他的政治生涯。
站在方阵最前排的雷泽诺夫上校、鲍里斯和莫拉莱斯三人,笔直如标枪,军帽下的目光如鹰隼般锁定握手中的两人。
雷泽诺夫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冷笑,眼中闪着狡黠的光芒;鲍里斯的眼神冰冷如西伯利亚的寒霜,透着毫不掩饰的敌意;莫拉莱斯的目光则带着轻蔑与挑衅,嘴角微微撇起,像是在审视一个失败者。
三双眼睛如六把利刃,刺得叶利钦背脊发寒,汗水顺着他的后颈滑入衬衫领口。他强迫自己保持微笑,但右手的颤抖却怎么也掩饰不住,指关节因用力抓紧而泛白。
握手终于松开,叶利钦的手指僵硬得几乎失去知觉。他低头瞥了一眼掌心,皮肤已被捏得通红,甚至隐隐有淤青的痕迹,掌心火辣辣地疼。
维拉迪摩却像没事人一样,脸上挤出几分礼节性的笑容,语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欢迎来到印度,总统阁下。您的到来,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话音刚落,红地毯两侧的动员兵齐声大吼:“乌!拉!”
震耳欲聋的喊声如雷霆炸响,震得地面的尘土微微扬起,地毯上的花瓣被气流掀落。
叶利钦的身体不自觉一颤,像是被这声势吓到,脚步一个踉跄,险些摔倒。他连忙扶住维拉迪摩的胳膊,挤出笑容,低声道:“谢谢……谢谢将军的盛情款待。”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慌乱。
维拉迪摩伸出右手,虚引着叶利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