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评判标准起争执(1/4)
房遗爱得知考官们对算学和格物评判标准有争议后,脑袋都快大了。他心里琢磨着:“这事儿可麻烦了,评判标准不统一,科举考试就没法保证公平公正,这改革可就毁于一旦了。”
他赶紧把负责算学和格物出题的王大力及其朋友们,还有那些争执不下的考官们都召集到了一起。
人一到齐,房遗爱就开门见山地说:“各位,咱们今天聚在这儿,就是为了解决算学和格物评判标准的事儿。大家都是为了科举改革能顺利进行,有什么想法,都敞开了说。”
一位姓刘的算学考官率先发言:“房大人,这算学的题目吧,答案可能就一个,但解题思路多种多样。就比如这次有个考生,他用了一种特别新颖的方法解题,虽然答案对了,可这和咱们平常认知的方法不太一样,我就拿不准该怎么给分了。”
王大力的朋友,精通算学的陈先生接过话茬:“刘考官,我觉得算学这东西,解题思路多样是好事啊,说明考生有创新思维。只要他逻辑清晰,步骤完整,答案正确,就应该给高分。不能因为和传统方法不一样,就否定人家。”
另一位张考官却摇摇头:“话是这么说,可要是标准太松,以后大家都不按常规方法来,那岂不是乱了套?而且这也不利于统一评判。”
房遗爱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脑袋里也在飞速运转。突然,他眼睛一亮,说道:“各位,我有个想法。咱们可以把算学的评判标准分成几个部分。首先,答案正确肯定是基础,这得占一定的分值。然后呢,解题思路的清晰和逻辑性,也占一部分分值。如果考生能用新颖的方法解题,而且确实合理有效,咱们可以额外给点创新分。这样既保证了答案的准确性,又鼓励了创新思维,大家觉得怎么样?”
众人听了,都陷入思考。过了一会儿,刘考官点点头:“房大人,您这个法子听起来可行。这样能更全面地考察考生的算学能力。”
其他考官也纷纷表示赞同。
解决了算学的评判标准问题,接下来就该讨论格物了。
一位姓李的格物考官皱着眉头说:“房大人,这格物的题目更是麻烦。考生们答题角度五花八门,有的从理论层面分析,有的结合实际生活举例,很难用一个标准去衡量谁好谁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