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病历夹里的银杏叶》(2/3)
纺锤,喉结终于不再紧绷,轻轻发出 “呵” 的气音。
下午在示教室,顾承川对着王桂兰的 ct 片发呆。右肺中叶的纤维灶在胶片上呈网格状,和李佳画的银杏叶叶脉走向完全一致。他忽然在病历本的 “辅助检查” 栏画了片叶子,叶脉分叉处标注:“触觉沟通:叶柄对应主支气管,叶肉对应肺泡”。
陈立仁教授的红笔突然敲在他肩头:“顾同学的病历,开始长叶子了?” 老人扫过 “微表情:释然” 的记录,白大褂口袋里掉出张旧照片 —— 二十年前,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心脏,旁边站着个比划 “谢谢” 的聋哑儿童。
“王桂兰的丈夫,每周都在病房楼下捡银杏叶。” 李佳不知何时递来杯温热的桂花茶,“她床头的玻璃瓶里,攒了三百六十五片 —— 每片都记着当天的呼吸次数。” 茶杯在 ct 片上投下圆形阴影,像极了王桂兰摸过的银杏叶轮廓。
黄昏查房时,顾承川看见王桂兰正在用指甲在银杏叶上刻字,叶柄处歪歪扭扭写着 “不疼”。他的听诊器胶管刚贴上她后背,就被粗糙的指腹按住 —— 患者将银杏叶贴在他掌心,叶脉的纹路硌着他的钢琴茧,像段无声的肺功能报告。
“她在说,叶子比 ct 片暖。” 李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举着王桂兰的手写板,“昨天你画的肺叶,她对着玻璃窗练了二十遍 —— 每个叶脉分叉,都对应着她能喘过气的时刻。”
顾承川的喉咙发紧。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用怀表链在他掌心划字,冰凉的金属比任何医嘱都更清晰。此刻王桂兰的指尖在他掌心移动,像在绘制新的解剖图谱,那些被教科书省略的 “触觉诊断”,正顺着银杏叶的脉络,渗进他握惯手术刀的手。
深夜整理病历,顾承川在王桂兰的 “现病史” 里添了段:“患者通过触摸银杏叶叶脉,可准确指出呼吸困难部位 —— 建议后续沟通以植物标本为媒介。” 他摸向口袋里的银杏叶书签,叶脉间的金粉在台灯下一闪,忽然发现叶片边缘的锯齿,和王桂兰 ct 片上的胸膜增厚区完全吻合。
走廊传来李佳的脚步声,混着银杏叶标本特有的清苦。顾承川合上病历夹,看见自己画的 “微表情:释然” 旁,不知何时多了片小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