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止血夹的年轮卡顿》(2/3)
,“是车工三十年接触冷却液的血管钙化点,和我训练模型的‘致命缺口 7 号’完全一致。”
陈立仁的皮鞋声突然碾碎紧张的空气,缺纽扣的白大褂带起的风,让患者胸前的车工证吊牌轻轻摇晃。老人的生锈听诊器擦过顾承川手背,听头的绿锈与血管斑块的年轮形成 75 度角的共振:“1982 年,我给二十个车工测血压时发现 ——” 他用钢笔尾端轻叩成像屏,“血管钙化的年轮,比任何 ct 都早三年预告狭窄。”
顾承川摸出父亲的急救手册,1982 年机床厂特刊的 “职业性血管病” 章节,老槐树年轮的拓片旁,父亲用红笔圈住:“每个年轮缺口都是时光的咬痕,触诊时会硌痛指腹。” 他的薄茧此刻正隔着无菌手套,“触摸” 着患者血管壁的凹凸 —— 那些被 ai 视为 “扫描误差” 的细微起伏,在掌心记忆里,是冷却液侵蚀血管的精确刻度。
“打开手术野。” 陈立仁突然掀开无菌单,拇指按在患者左胸第三肋间,“车工的血管震颤,该是这种频率 ——” 他的指尖起落三次,与老槐树被风吹动的节奏完全同步,“承川,用你的薄茧接住时光的刻度。”
顾承川的左手本能地蜷曲,薄茧隔着两层乳胶手套贴住患者皮肤。血管壁的年轮状凸起通过掌心传来,竟分解成清晰的层次:表层是金属碎屑的冷硬,中层是纤维化的板结,深层藏着与训练模型相同的、05 的致命缺口。这些被自动系统滤除的细节,在他的薄茧下,显影为 “职业性冠状动脉狭窄” 的立体图谱。
“止血夹向右平移 1,”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混着记忆中的机床轰鸣,“避开年轮缺口的钙化核心 —— 就像 1982 年您教我父亲的,顺着槐树杈的走向缝合。”
机械臂重新定位的瞬间,顾承川看见患者车工证编号 “007”,与李建国的矿工证、周野父亲的警号形成等边三角形,证章边缘的凹痕,正是 1998 年顾修平用止血钳刻的 “避开钙化” 符号。当止血夹最终闭合,血管成像屏显示,钛合金夹爪恰好卡在年轮缺口的安全区,而那里,正是他训练时缝过的、老槐树新枝生长的方向。
术后冲洗时,顾承川在吸引器里发现几粒金属碎屑,棱角分明的六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