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质量争议(2/3)
里抱着本《社员手册》,“我亲眼看见秀兰妹子在岩缝里摘棉桃,那地方连羊都上不去,不是野棉是啥?”他翻开手册,里面夹着片空间棉叶,叶脉间的金斑被槐叶汁染成褐色,“您看这叶纹,和毛主席像章上的麦穗一个样,山神爷赐的!”
验货室里的气氛突然软化,王主任趁机拍板:“老周,社员们都看着呢,这布虽说密度高,却是咱公社的‘自力更生’成果,要不先定十匹当‘特供福利布’,出了问题我担着?”
质检员盯着张老汉手中的棉叶,忽然看见叶脉在灯光下投出麦穗状阴影,与沈家布面上的花纹一致。他想起县革委会最近提倡的“抓革命促生产”, sighed口气:“下不为例!特供布可以,但必须在包装上注明‘试验品,仅供内部’,并且——”他指向沈秀兰,“把纺线流程写成报告,送省局备案。”
沈秀兰立刻应下,指尖在梭子上飞快划过麦穗纹——所谓流程报告,不过是把空间灵泉换成“后山神泉”,把黑土种植写成“岩缝野棉”。她忽然想起地窖里藏的《农正秘典》,里面的纺织篇正好有“山泉浸棉,木机顺脉”的记载,正好用来应付备案。
当天傍晚,沈家三兄妹在后山岩缝里开会,沈默诚摸着新刻的木梭,上面的麦穗纹比之前深了三分:“小轩,质检员盯着木机榫卯,要不要把空间里的老木匠请来?”
沈默轩摇头,从空间取出块带虫眼的棉桃壳:“不用,咱就说木机是‘三代贫农祖传’,榫卯结构是‘旧社会匠人留的活命计’,革委会最恨旧社会,反而不会深究。”他望向沈秀兰,“二姐,明天去镇上教妇女纺线,故意漏几手‘错针’,让她们知道,没咱沈家的‘神泉’,仿不来这密度。”
沈秀兰轻笑,梭子在掌心转出银弧:“我在布角留了暗纹,每匹布的麦穗纹方向不同,将来要是有人仿造,咱能认出来。”她忽然指向岩缝深处,那里传来潺潺的灵泉声,“小轩,你说质检员看见的棉叶阴影,是不是空间在帮忙?”
沈默轩摸着胸前的玉佩,麦穗纹在暗处微微发烫:“或许,空间知道咱需要‘山神显灵’,才让叶影成纹。”他望向星空,“记住,质量争议不可怕,怕的是没把争议变成‘社员智慧’的证明。明天让明珠在学校教孩子们唱‘神泉布,麦穗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