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墨甲初现(6/6)
公子可曾听说,秦国正在推行‘初租禾’,按照实际田亩来征税?”
“这恰恰体现了秦律的严苛。” 赵括望着逐渐清晰起来的邯郸城,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晨鼓之声。“但是,严苛的律法之下,必定会有疲惫不堪的百姓。” 他将半枚袖扣,轻轻地按在地图的邯郸位置,袖扣上的玄色甲纹,与墙上的墨家矩尺纹完美地合璧。“从今日起,我们要让秦人每收一石粮食,都得时刻担心背后冷不丁射来的弩箭;每侵占一寸土地,都仿佛能听见凄厉的胡笳悲鸣。”
苏三娘将淬毒袖箭,猛地插入禹王像的断颈处,忽然笑着提议道:“要不,在秦商的货物里,偷偷缝上‘赵括死矣’的帛书?” 赵括摇了摇头,眼神坚定而深邃。“不,我们要让秦人深信,赵括从未存在过 —— 直到他们在长平那场铺天盖地的箭雨里,亲眼看见那个本应早已死去的身影。”
晨光之中,废祠的 “墨” 字门楣终于完整地显现出来。赵括忽然惊讶地发现,门楣的木纹,竟然天然地形成了一个 “甲” 字,与墨离袖口的徽记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此时,墨离正在仔细地收拾改良后的弩机部件,苏三娘则用胭脂在供桌上认真地画着商市暗桩分布图。而赵括自己,正小心翼翼地将那三枚带有 “市亭” 标记的半两钱,系在腰间 —— 这,便是他与历史展开博弈的第一枚关键棋子。
当邯郸城的晨钟悠悠敲响第七声时,三人一同走出了废祠。苏三娘忽然伸出手指,指着街角的胡商坊说道:“瞧见那个戴着羊皮帽的秦狗了吗?他昨天买了二十张牛皮,说是要给赵王制作箭袋。” 赵括嘴角微微上扬,轻笑一声:“那就让他带回去吧。不过,箭袋里,得缝上我们精心准备的‘礼物’—— 比如说,一张画着错误粮道的地图。”
秋风轻轻掠过废祠的断垣残壁,将墙上的秦国地图吹落一角,露出背后隐藏着的墨家箴言:“兼相爱,交相利”。赵括忽然恍然大悟,他们此刻正在践行的,正是用 “利” 来制衡 “力”,用超凡的智谋来抵御严苛的律法。而这一切伟大事业的开端,不过是三个身怀绝技的人,在这座破旧的废祠里,凭借着炭笔、矩尺和袖箭,勇敢地画出了改变历史的第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