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临危受命(3/7)
满是对新事物的怀疑与排斥,“莫不是又要效仿秦人,按斩获的首级数量来计功?”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旧有军功制度的固执维护,以及对这突如其来的新制度的深深怀疑。
“非也!” 赵括猛地将指尖重重叩在案几上,那厚实的青铜案几被震得 “嗡嗡” 作响,案上的青铜酒爵也随之晃动,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他的眼神中,瞬间闪过一丝愤怒的火焰,但很快便强压下去,恢复了冷静,目光再次变得深邃而坚定,“秦军重视首级之功,我们便以团队协作论赏。但凡夺取敌军一旗,全队赏赐良田十亩;若能成功截断敌军粮道,参与此战的士卒,皆可晋升爵位一级!” 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视众人,试图从他们的眼神中捕捉到一丝认同,“当年武灵王推行改革之时,有人叫嚷‘胡服不合周礼’,可结果又如何?如今我们若依旧死守旧制,不知变通,与那刻舟求剑之人又有何分别?” 他试图以历史为鉴,用赵武灵王改革的成功先例,唤起这些将领内心深处对变革的渴望与勇气。
然而,他的话语并未立刻打动众人。帐中的将领们面面相觑,一时间,议论声如潮水般此起彼伏。有的将领双眉紧锁,满脸写满了疑惑,似乎在努力理解这全新的军功制度;有的将领则无奈地摇头叹息,眼神中透露出对新制度实施前景的深深担忧,他们习惯了旧有的作战与论功方式,对这突如其来的改变充满了不安。
就在这僵持不下之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慌乱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斥候浑身浴血,踉跄着冲了进来。他身上的盔甲破损不堪,多处被利刃划开,鲜血从伤口处汩汩涌出,将衣襟染得通红,仿若被血色的潮水浸透。他大口喘着粗气,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焦急与紧张,仿佛一场灭顶之灾正呼啸而来:“报!秦军前锋已抵达空仓岭,距离我军营地不足三十里!” 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帐内掀起惊涛骇浪。
赵括听闻,目光瞬间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层层营帐,直击远方的敌军。他毫不犹豫地迅速抓起案上的青铜矩尺,那动作犹如闪电般迅速果断,尽显一位将领在危机时刻应有的冷静与果敢:“传令下去,即刻加固西侧的壁垒,将滚木礌石尽数填满沟壑。所有弩手立刻各就各位,听候命令,不得有误!” 他言辞简洁有力,每一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