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李翊乃青云之士,可比留侯(求订阅!(3/5)
,谁信?
徐璆的话还在继续。
“李先生非是只遣老夫一人前来,更又添兵将于沛国。”
“以陈汉瑜之才,与老夫同守东阿,则田单之功可成也。”
“待刘使君平定青州之乱,调转军头,必来沛国。”
“徐州将士皆心怀怨恨,届时纵然刘使君宽厚,又岂能遏制底下人的愤恨?”
“郭使君又有几成把握,可保住家小,免于战祸?”
“唯君详虑之!”
总结一句话,
等刘备回来了,就算他饶了你。
他底下人,也不会放过你。
到时候,可能会给你来个三族消消乐哦~
你有多少把握能打赢刘备?
郭贡这时已经汗流浃背了,说话时舌头都有些打颤。
徐璆也就不再吓唬他,转而为郭贡考虑道:
“你我皆非人主之才,何不就此同归刘使君。”
“一来可将功折罪,保全家小。”
“二来梁国士兵,亦得以果腹,不受饥寒困扰。”
徐璆把问题看得很透彻。
他虽然知道郭贡出兵是受人教唆,但郭贡的确有出兵的动机。
就是梁国养不了那么多士兵。
郭贡靠着自己本地的名气,一下子便募集到了几万人。
但正如张飞所言,这些士兵虽号万人众。
然可战之兵不过千人,健儿者不过百人。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活不下去了,只得投军。
毕竟当兵的管饭,实在不行,还能正大光明的去抢。
不用怕被官府剿,毕竟他们自己就是官府。
要不然以梁国的人口,郭贡怎么可能募集到这么多士兵?
“啊这……”
面对徐璆突如其来的劝降,郭贡显得有些犹豫。
他性格是干大事而惜身。
这不单单只是在攻城略地上下不了决心。
现在面对关键的站队上,他仍旧不能快速做出决定。
徐璆见郭贡迟疑,补上了最后一刀:
“莫非使君不愿屈居于人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