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一举一动(1/5)
即便他将价格抬高至五亿甚至六亿,吴耀祖亦会应允。
一方面,自霓虹归来后,吴耀祖资金充裕;
另一方面,看似三亿买下十一家影院是亏,但最多两三年,仅这些院线地皮升值就将数倍;
再过二十余载,增值更将达数十乃至百倍!
三亿简直是捡漏价。
【这家伙哪来这么多钱?刚买下美丽华和金利宝,花掉近十亿,居然还有余力收购我的影院?】
【到底要不要卖呢】
邵一夫陷入纠结。
吴耀祖洞悉了他的心思,略作思索后,再次提高条件,缓缓说道:
\"若将邵氏院线转售于我,我们可在合同中加入一项特别条款:凡邵氏影业出品的影片,均可优先在我方院线放映,具体排片数量与时间按市场规律调整。\"
\"如此一来,邵氏既无需承担院线亏损的风险,又能确保资金回笼,同时保留影片发行渠道,实属多方共赢之举!\"
此补充条款源于吴耀祖洞察邵一夫心思后所提议。
不出所料,这一提议让邵一夫颇为动心。
两人随即展开谈判。
\"35亿!全部交易,附加条款必须保留!\"
\"我最多出31亿。\"
\"34亿,已让步1000万。\"
\"邵先生身为爵士,最初开口才3亿啊。\"
\"我反悔了,商业即如此,爵位无关。\"
\"32亿,这是我底线。若不成,我将自行购地建影院,如今的地价很划算。\"
\"325亿!\"
\"成交!\"
为避免节外生枝,在吴耀祖催促下,次日双方迅速签署了转让协议。
邵氏院线正式更名。
tvb新闻播出后,迅速震动港岛演艺圈。
邵氏院线的易手,成为1983年8月港岛娱乐界最受瞩目的事件!
邵氏电影公司创立于1958年,已有25年历史。
尽管后来出现了嘉禾与金公主等院线,但在普通民众和业内人士眼中,邵氏始终是港岛影坛的领军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