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废弃实验室(3/4)
为什么会在名单上?\"
李教授和唐老师交换了一个眼神。唐老师叹了口气,从保险柜取出一叠文件:\"1983年就开始了,代号"彩虹计划",研究特殊儿童之间的情感联结。1999年我们三人成立了prg,试图用更人道的方式继续研究,直到姜振华\"
\"直到我发现他在秘密进行分离实验。\"李教授接过话,\"我们争吵后分道扬镳,他带走了部分研究数据和样本—包括姜凡和alex这对双胞胎。\"
\"样本?\"陈希的声音发抖,\"我们是实验品?\"
唐老师摇头:\"不,你们是特别的孩子。天生具有异常敏锐的情感感知能力。研究本意是了解这种能力,培养它,而不是\"
\"而不是像姜振华那样扭曲它。\"李教授拿出一份名单,\"五个孩子:我监护的alex,姜振华控制的姜凡,唐老师,还有你们两个。\"他指着薛珅和陈希,\"你们小时候都经历过"莫名亲近某些陌生人"的现象,对吧?\"
张涛想起薛珅曾用\"量子隧穿效应\"解释他与姜凡的初次见面时那种奇特的熟悉感。现在看来,那可能不是比喻,而是
\"实验残留效应。\"薛珅喃喃自语,脸色惨白,\"我们被预设了某种情感联结模式。\"
唐老师点头:\"姜振华想复制并控制这种能力,创造他所谓的"完美家庭联结"。而当他发现姜凡与你们三人—特别是与张涛—产生了计划外的强烈联结时\"
\"他试图用分离来阻断它。\"李教授看向张涛,\"有趣的是,你不在研究名单上,却表现出比任何人都强的联结能力。姜振华对此既困惑又着迷。\"
张涛的脑中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所以姜凡接近我是实验的一部分?\"
\"不!\"唐老师斩钉截铁地说,\"姜振华最初安排姜凡观察你,但真正的联结是自然发生的。这就是为什么他如此恐慌—因为事实证明,真正的感情无法被控制或预测。\"
薛珅突然冲向保险柜,翻找着文件:\"我的记录呢?为什么我完全不记得—\"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手中文件上是一张五岁薛珅的照片,下面标注着:\"s样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