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观测者效应(4/8)
,似乎有着独特的韵律。”吴文来到李淳风身边,轻声说道。
“嗯!”李淳风点点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
铁锭在铁匠的捶打下逐渐改变了形状,慢慢变成了一把柴刀的雏形。
而整个过程,都被吴文悄然观察并记录下来,同时也在脑海中模拟推演。
没多久,一把崭新的柴刀便打造完成。
铁匠将它放在一旁,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
吴文走上前去,拿起柴刀仔细端详,轻轻抚摸着刀身,感受着那细腻的纹理。
“好刀!果然和之前那把一模一样。”吴文赞叹道。
铁匠笑了笑,说道:“满意就行,给钱吧,五百钱!”
吴文身上没有钱,转头看向师傅李淳风。
“稍等一下,我去取来!”
说着,李淳风离开铁匠铺,不知去哪弄钱。
吴文在店里等候,同时研究起手中刚锻造好的柴刀。
金属材料不稳定的原因,在于金属中存在一种缺陷,这称之为“位错”。
当金属受到单向外力作用时,位错会移动、积累,悄悄形成不可逆转的变形和裂纹,最终导致突然的断裂。
这种损伤破坏了材料的稳定性,就像是金属的慢性病。
如何克服金属材料天生的这种缺陷呢?
根据吴文的观摩和推演。
这个铁匠是通过特殊的锻造技术,控制金属往复扭转的特定工艺参数,在其内部引入一种空间梯度有序分布的亚微米尺度稳定位错结构。
这相当于在金属材料内植入了精心设计的亚微米尺度的三维“防撞墙”筋骨网络,从而阻碍位错活动。
吴文将铁匠的这种特殊锻造技术,称之为:“循环扭转”技术。
其特点在于不改变金属的形状、尺寸、表面状态,却能够大幅度提升金属材料的稳定性。
在晶粒内部搭建起结构单元尺寸只有头发丝粗细的三百分之一的“钢筋骨架”,可称之为:位错胞。
在金属材料变形的时候,位错胞发挥关键作用。
当外力来袭时,在内部会形成密集的“防撞墙”,如同给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