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创伤(2/5)
音,百姓也不敢讲实话。
当年颁布大诰时,他就明确规定百姓不得议论君主,若有人违反,周围的人要立即上报官府。
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百姓心中有怨言,又怎敢直言呢?最后问来问去,也只能得到一些表面的好话。
朱标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连呼吸都不敢太重,他看出父皇此刻心情不佳。
他也清楚原因所在。
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安慰。
现在的大明朝堂与夏白所说的颇为相似,父皇只愿听取自己想听的话,对于其他不合心意的内容,直接命令百官不得提及。
敢说真话的人会被治罪。
长此以往,天下还有谁敢说实话?
即便是御史,现在也只敢弹劾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有些甚至算不上真正的弹劾,更像是在变着法子赞美父皇。
按照原本的计划,父皇本打算去乡间询问农夫的意见,再到应天府听听文人的看法,然而如今却不知道父皇是否还会继续这样做。
他也不敢贸然询问。
许久。
朱元璋收回视线,望着朱标,严肃地问:“老夫,你可觉得咱们确实做错了?”
“当年你母亲说我,你弟弟保儿也说我,还有那个姐夫,他们都提过类似的话。他们都是咱们自家的人,是亲人。若咱们没做错,为何他们会这般说咱们?”
“咱们究竟错在哪里?”
朱标拱了拱手,苦笑着说道:“父皇,孩儿不懂。”
“父皇让孩儿说。”朱元璋瞪着眼睛。
朱标舔了舔嘴唇,“依孩儿看,母后的意图,孩儿不知。但孩儿以为,父皇的心意是好的,确实是为百姓着想。”
“父皇推行的定税制度,在孩儿眼里,确实是利民的好事。”
“按照定税制度,日后新开垦的土地不再增加赋税。如此一来,大明的耕地会越来越多,而人口也在增长,但赋税却不会相应提高。”
“这对百姓来说,无疑是有利的。”
朱元璋点点头。
这正是当初制定定税制度的初衷。
朝廷规定的田税额度固定后,大明的土地和人口只会不断增多,这样分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