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终会被淘汰(1/6)
方墨咧嘴笑了起来。
夏白见状,无奈地摇摇头。
他并非有意要戏弄这些盐商,只是想把他们召集过来,告诉他们一个事实:过去那种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在未来已经行不通了。他们必须做出改变,否则就会被淘汰。
明朝初期,工商业其实相当繁荣,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元朝的影响。元朝是一个比较重视商业的朝代,加上各个汗国的存在,使得元朝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贸易都非常发达,工商业也因此得到显着的发展。尽管经历战乱后有所萎缩,但经过十余年的休养生息,逐步恢复了元气。
然而,这种复苏只是暂时的。
随着朱元璋全力对付北元,洪武三年、七年、十四年陆续关闭各地市舶司,又多次下令禁止沿海百姓私自与海外国家往来,大明的海上贸易几乎陷入停滞。
目前通往西域的道路也被蒙古汗国掌控。
大明从某种角度来看,已主动或被迫中断了与其他国家的所有贸易往来。
不过,当时工商业正处于复苏阶段,严格来说,影响并不算太大。
但在与郭桓深入交谈后,夏白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此次“郭桓案”中,朱元璋为了筹备后续北伐所需的军费,几乎会对全国的富裕农户、商人及地主进行一场彻底的掠夺。
没有资本,没有资金,民间工商业别说发展,连生存都成问题。
而朱元璋本来就对商人抱有轻视态度,如今工商业恢复期的税收优势,在这场“大劫难”中也被消耗殆尽。在朱元璋心中,工商业的地位向来不高,未来恐怕会更加一蹶不振。
工商业的发展将会直接停滞。
他本来是想趁着这个机会,给城里的商人们打打气,鼓励他们拓宽视野,不要过于拘泥于家庭式手工作坊,要跟上时代,共同发展工商业。然而现在,反而像是在为即将全面陷入低谷甚至衰败的工商业保留最后的一丝火种。
夏白对此也感到哭笑不得。
心中也不禁暗骂一句,这所谓的“丰功伟业”真是害人不浅。
夏白叮嘱了大家明天需要注意的事情,便让方墨等人早些休息。
回到房间后。
夏白脱下上衣,坐在椅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