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税制(5/6)
玉如意,指节因用力而发出声响。
自起兵以来,他见识过不少才智之士,麾下更是汇聚了诸多谋臣文士,却还是首次遇到有人这般坦率地剖析自己的思路。夏白是第一个。
尽管内心震惊,朱元璋脸上并未显露过多怒意,仍是以一种不怒自威的姿态注视着夏白。他的目光第一次显得严肃起来,但依然带着几分轻蔑与傲慢。朱元璋缓缓说道:“你总是让我感到意外。”
“一个读书人。”
“一个刚过二十岁的文弱书生。”
“从未涉足朝廷政务,居然比我手下的那些老臣更了解我的布局。”
“看来是我低估你了。”
朱元璋向前微倾,目光如炬般审视着夏白,脸上无一丝波动。“既然你对咱们的规矩如此清楚,不如说说看,你觉得咱们建立的这一套制度,有哪些不足?”
朱标却不容许夏白开口。他主动上前一步,“父皇,夏白从未涉足朝廷,对天下大事所知有限,根本不了解大明的整体情况,怎能让他说起国家大事?”
“恳请父皇三思。”
然而,朱标的话语在这时无人理会。朱元璋充耳不闻,夏白亦置若罔闻。
夏白挺身而立,毫无惧色,也无半分退让之意。
是时候让朱元璋清醒清醒了。
夏白拱手行礼,“既然陛下愿意倾听,臣自当遵从。”
“在臣看来,陛下的治国之道,实则自相矛盾。”
“陛下出身贫苦农家,幼年历经艰辛,深知官僚与地方豪强的罪恶,因此大明的制度,多是陛下个人经历的真实写照。”
“陛下推崇的财政思想,不过量入为出,平均劳役减轻赋税,节约开支,藏富于民之类。”
“正因如此,矛盾之处愈加显现。”
“陛下开创基业之时,面对的是饱受战乱、人口锐减、土地荒废、百业待兴的局面。”
“一方面,陛下希望百姓安居乐业,民力充裕;另一方面,却又急需百姓付出额外之力,达成‘国家长久安宁’的目标。”
“陛下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
“建造京师、中都,封赏功臣,官员薪俸、军饷供给,以及陛下诸多功绩如‘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