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自然(2/8)
“那么,陛下是否还记得当初是如何评价太子的呢?”
听罢此言。
朱标顿时一怔。
他万万没想到,夏白竟然会提及自己。
朱标抬起头,偷偷瞥了朱元璋一眼,随即迅速收回视线。
“评价咱们的大儿子?”朱元璋亦露出异样神色,他扫了眼朱标,又疑惑地看向夏白,随即直言夸赞道:“咱们的大儿子自然是样样皆优,有勇有谋,足智多谋,果断决绝,兄弟和睦,举世谁人不称颂?”
夏白微微一笑。
似乎对这话并不十分认同。
夏白说道:“太子殿下声名远播,确实受到天下人的敬重。”
“不过,我所指并非这个层面。”
“而是‘仁’。”
“太子殿下比陛下更仁慈。”
“而这正是陛下创立的制度存在的最大问题。”
此话一出,大殿瞬间寂静无声。
朱标疑惑地看着夏白,不明白其中深意。
唯有朱元璋脸色一沉。
眼中再次闪过一道浓烈的杀机。
夏白凝视着朱元璋,缓缓说道:“陛下对太子殿下寄予厚望,很早就确定其为储君,更是用心栽培。自古至今,像如今太子这般拥有权力与信任的储君,实在寥寥无几。”
“殿下很早就开始批阅奏章,陛下也在不断教导殿下处理政务的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
“陛下确实是废除了。”
“但从本质上讲,却又没有废除,只是将的工作交给了太子负责。”
“父子同心,君臣相契。”
当今圣上与皇储的关系,和前代有所不同。他们之间并非单纯的父子对立,而是一种默契的合作,没有以往那种猜忌、算计和防备。
“此乃圣上深谋远虑之处。”
“堪称典范。”
朱元璋冷笑一声,对此话颇为欣赏。他精通历史,对过往父子间的尔虞我诈极为厌恶,这才精心设计了这套体制。
这一安排不仅让太子得以早习政事,还能协助批阅奏章,避免权臣专权,实属一举多得。
夏白微微一笑,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