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嗤之以鼻(5/6)
会加剧他对朝廷大臣的猜疑,长此以往,君臣互不信赖,如何治理国家?
朱标抬起头,不敢直视父皇的目光,只是一咬牙说道:“既然父皇希望我说出心里话。”
“今天我就豁出去了。”
“作为儿子,此人这般放肆,确实该死,好让其他人引以为戒。可我是大明储君,陛下的儿子,不得不考虑得更周全。”
“如果此人真有大才,我定会重用他!”
“常言道忠言逆耳。”
“他虽未涉足朝堂,却能从细微之处看出诸多问题,可见其见识非凡。”
“而且我也觉得,父皇对农业过于重视,行事又太独断专行。”
“父皇说过大明不能只守半壁江山,可为何只关注兵农之事,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支持呢?”
“我知道。”
“如今北元仍在,对我大明构成威胁,天下也有不少反明复元者,或者怀念陈友谅、张士诚之人,大明绝不能掉以轻心。”
四十有四
“昔日我们能够正面击溃他们,如今我大明国力更强,怎能因此束缚自己?”
“儿臣以为此乃不妥之举。”
--------
话音落下,朱标仿若卸下重负,凝视着朱元璋,笃定言道:“儿臣以为有误。”
“父皇废除体制,加重自身政务,皆为强化皇权,此点儿臣皆能明白。”
“亦认同。”
“是以儿臣愿为父皇分忧,承揽额外事务,唯独父皇对农事太过执着。”
“父皇早年耕作于田间,年少未有机会读书,故而为了让儿臣等皇子免于‘文盲’之名,不惜耗资巨万,在宫内建起大本堂。”
“聚古今书籍于其中,聘请名儒,如宋濂、詹同、吴中四杰等,教导我等皇子四书五经,传授治国之理。”
“同时,也让那些为大明浴血奋战的功臣,如徐达等武将,教习我等武艺。”
“如此一来,我辈朱氏子孙便文武兼备,通晓古今。”
“为此,父皇在各地办学,改革科举,意在削减他族才子潜力,使天下全才仅出朱门,以固我朱氏江山。”
“这些儿臣尽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