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跑腿的(3/5)
问题,朝廷岂会不知?”
“我记得洪武四年时,当今圣上曾言:‘元代任官只重本族,轻视汉人,甚至不让南人进入监察系统,这公平吗?朕用人只看才能,不论南北。’”
“不久后,当今圣上果断废止了科举。”
“依我们对当时科举的理解,那结论几乎与朝廷公布的一致。”
‘能将所学用于实际的实在太少!’
‘这一结论毫无问题,只是不够全面。’
‘我们经历了童试、院试、乡试,才有资格参加会试,其中不少考生已有功名加身,有些人还身居官职。’
‘若此次高中,便能一步登天,进入朝堂为官。’
‘因此相比其他几次选拔,会试不仅是考察才学,更重要的是它有着深远的政治意义。’
‘抑制南人!!!’
解敏听见夏白的话,眼睛微微一震,脸上写满了惊讶。他没想到夏白依然如此直言无忌。
“压制南方人?”夏白说道,“如果抛开科举本身的公平性,仅从政治角度来看,废除科举是必然的选择。当年科举的录取结果中,南方中进士的比例远超北方,甚至超过了总人数的七成。”
“科举根本无法实现对人才的公平选拔,反而对大明政权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那时北方还未彻底安定,如果继续举行科举,几届之后,南方中榜的比例只会更高,北方的读书人岂能甘心?北方本身就不稳定,许多读书人还怀念前朝,朝廷怎能不忧虑?”
“所以,为了北方的安宁,也是为了安抚民心。”
“科举制度必定会被废止。”
解敏陷入沉思。
这确实是他未曾考虑过的角度。
站在政治和朝廷的角度看,这样的考量确有必要,大明不能仅依赖南方的半壁江山,也不能让南方独占所有优秀人才。
解敏在地方任职,经夏白点拨后,立刻明白了诸多事情。
他缓缓开口:“在科举废除后,皇帝多次将‘四书五经’赐予北方学堂,并派遣南方的学官北上,在北方大力推广教育,这实际上是在扶持北方的儒学发展。”
“旨在实现南北平衡。”
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