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选拔人才(5/6)
夏白的想法太过荒谬,朝堂自古以来就是高贵的地方,怎能让底层之人登堂入室?
这岂不是坏了规矩,也贬低了士人的地位。
朱元璋面不改色,示意夏白回应,仿佛在看两人争锋相对。
夏白再次出列。
他向李善长微微一礼,态度从容地说道:“宋朝的历史已经说明,仅靠文人无法强国,大明并非只有文人与武人。”
“正如陛下宽广的胸怀,大明不仅有南方人,还有北方人,从来就不是只有半壁江山。”
“更不仅仅是士人。”
“天下有亿万农民,数百万工匠学徒,以及十余万的商贩小民。”
“他们同样属于天下。”
“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唯有如此,朝廷才能长久兴盛,也才能维持鼎盛状态。唯有兼容并蓄,不局限于士人,天下才能繁荣发展。”
“让专业人士指导专业事务,若让士人去教导农民耕作,让士人去指导匠人打铁,让士人去教授商贾经商,岂非本末倒置?”
“的确如此。”
“农民、工匠、商人,或许不如诸位博学多才,但在各自的领域却足以成为诸位的老师。”
“儒家圣人孔子也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诸位熟读圣贤书,却远不及古时的儒生,孔子尚且谦虚求教,诸位又有何资格自视高贵?”
“你们轻视农夫、工匠等人,只因他们地位卑微。”
“地位低贱便令人羞愧,权势显赫便趋炎附势。”
“多么可悲。”
夏白轻轻摇头,不愿再多言。
他大概了解朱元璋的想法,朱元璋是一个合格的,但在夏白眼中,依然显得有些‘保守’。
汉唐贵族政治消亡后,天下需要一种新的政治生态,既能激发官员的积极性,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又能实现内部相互制衡。
这是朱元璋所追求的。
朱元璋有许多想法,却仍未完全摆脱时代的束缚,依旧局限于士人的范畴。
历史上有人给出了答案。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