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霉敌素(1/4)
1937年 上海
法租界红十字会第三救护医院,震旦大学医学院教授李明德,正在临时手术室内,专心的救治着伤员。
但眼前这人的伤势,让见惯各种外伤的他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小腿开放性骨折,并且上面还带着一股臭味,他一边清创一边向患者问道:“受伤多久了?之后伤口有被污染过?”
患者是一个身材健硕的年轻人,穿着一套西装,不过裤子已经现在被剪掉。
在李明德看来,虽然这套西装是高级纯羊毛面料,但裁缝手艺可能不太好,这人穿上后稍微有些不合身。
不过从这人的面貌和穿着来看,应该是个比较富裕的人,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会伤成这样。
当然,这个患者能够躺到医院接受治疗,他们这些医生也不是看人下菜碟救人,毕竟在这的医生都是义务劳动,并没有薪资。
护士也是由教会派出,他们这所刚成立不久的医院,主要救治的是前线伤员和难民。
每月资金除由红十字会拨款1000块外,还有一些社会捐赠来维持运转。
患者是因为今天日军在闸北的大规模轰炸后,红十字搜救队出去搜寻伤员时,将他发现后给带回来的。
精神有些萎靡的患者听见问话,用有些蹩脚的国语回答道:“是被日本人飞机炸塌的房子压到,到现在大概有五个小时了,后面我爬着往医院的时候,在苏州河差点掉下去,但伤口还是被河水碰到了。”
民国时期,上海作为重要的工业城市快速发展,苏州河周边工厂林立。
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苏州河,导致其水质在20世纪30年代已明显恶化。
河水变得浑浊,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本来开放性骨折就容易感染,拖了那么久才治疗,并且中途还被苏州河的水给污染过。
“这…这位先生,我的意见是尽快截肢,不然等感染后,生命无法保住。”
看患者谈完后那错愕的眼神,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样子,李明德斟酌了一下,继续道:“或者你可以转到条件更好的医院,我们这里主要是接受难民……”
但还没等他说完,就见那个患者好像要崩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