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常州离奇纵火杀人案8(3/4)
固定”——此刻像耳光般抽在脸上。他突然想起第一次敲开201室门时,李曼莎递来的那双一次性拖鞋,鞋面上印着可爱的小熊图案,和女儿房间的地毯一模一样。原来,他自以为是的“了解”,不过是望远镜里的管中窥豹,而真正的李曼莎,是张恪然手机里存着的、女儿作文里写着的、邻居们交口称赞的温柔母亲。
“我……我只是想让判决轻一点……”他的声音像漏了气的皮球,“他们说情杀比抢劫杀人判得轻,我不想死……”
陈立峰盯着他逐渐崩溃的模样,想起火场里那半份没吃完的早餐——豆浆早已凉透,油条浸在汤汁里,像个未完成的句点。李坤不知道,当他用剪刀刺向李曼莎时,毁掉的不仅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家庭的完整;当他试图用谎言玷污死者名誉时,反而让自己的罪行更加不可饶恕。
案情分析会上,投影仪将李坤的搜索记录投在白板上,每个关键词都像根钢钉:“减轻刑罚”“司法漏洞”“证人证词伪造”。陈立峰用红笔圈住最早的搜索时间——9月11日21:03,案发后仅十小时,那时他刚从小区逃到郊区出租屋。
“他在纵火时就计划好了退路,”小林指着“婚外情现场布置技巧”的浏览记录,“先制造劫杀假象,失败后立刻转向情杀,可惜每个环节都暴露了他对受害者的陌生。”
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李坤在搜索“如何让邻居相信婚外情”时,竟打算贿赂小区保安作伪证——这个细节若成真,将彻底扭曲一个无辜女人的形象。但他低估了现代刑侦技术的能力,也忽视了一个简单的事实:真正的情感联系,藏在生活的千万个细微之处,藏在无法伪造的日常轨迹中。
散会后,陈立峰独自来到物证室,看着玻璃罐里装着的李曼莎的钱包。血迹在灯光下呈暗褐色,边缘处的皮肤组织清晰可见——那是比任何证词都可靠的证据,默默诉说着凶手曾如何粗暴地翻动受害者的私人物品。他突然想起李坤在审讯室说的最后一句话:“我以为,只要说我们有关系,你们就会相信……”
这个愚蠢的念头,恰是凶手最大的破绽。他不明白,法律的天平称量的不仅是行为,更是人心——当他试图用谎言掩盖恶意时,每一个漏洞都在加重自己的罪责。就像那些在鲁米诺试剂下显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