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攀枝花107刀血案谜中谜4(2/4)
间,确实与案发时间错开。技术组传来消息:张良的鞋码43码,与现场40码脚印完全不符,且步态稳健,没有拖曳痕迹。“他动机充足,时间不符。”陈立盯着院子里晾晒的蓝色工装,突然想起张某平账本里的“工程投标记录”——张良曾以微弱差距输给张某平。
技术室里,小李将脚印3d模型投在墙上:“两组脚印,压力分布不同。a组脚尖朝外,脚跟磨损严重,推测年龄40-45岁,右腿微瘸;b组脚尖内扣,前掌压力集中,年龄30-35岁,体型更瘦。”他调出张某军的鞋底照片,“他穿39码鞋,脚印边缘有褶皱,说明鞋码偏大,可能故意穿大鞋伪装。”
“但年龄对不上。”陈立敲了敲a组脚印的数据,“胡云44岁,腰伤导致右腿拖曳,正好符合a组特征。b组脚印……”他突然想起胡云的通话记录,黑卡联系的两个号码,极可能对应两名凶手。
林悦蹲在潮湿的墙根下,镊子夹起半截烟蒂。滤嘴上的唾液残留呈暗红色,与周围泥土的颜色形成反差。这是胡云打麻将时,第三次接电话的位置,墙面上有新鲜的摩擦痕迹,像是有人曾背靠墙壁站立。
“队长,烟蒂dna比对结果出来了!”小赵的声音从对讲机里炸开,“和半年前张某平车底的血指纹,还有小梅指甲缝的皮肤组织,完全一致!”
陈立盯着照片里的烟蒂,突然想起胡云审讯时的细节:他习惯用左手夹烟,烟头朝内,滤嘴上的唾液位置偏左——和现场烟蒂的咬痕完全吻合。这枚烟蒂,成了连接胡云与案发现场的关键证据。
在村口的面包车上,警方找到了张某军的两名“朋友”:广东口音的青年王某和李某,均有盗窃前科。王某的手机里存着一条短信:“初九早上去市里,别回头。”发送时间是案发当晚11点,来自一个陌生号码。
“胡哥给了我们五千块,说去张某平家拿点东西。”王某缩在座椅上,手指不停颤抖,“当我们翻墙进去后,发现人已经死了,吓得赶紧跑……”
林悦猛地抬头:“哪个胡哥?”
“胡老二,胡云啊!”李某抢着回答,“他说张某平欠他钱,让我们去偷账本,还给了我们40码的胶鞋,说穿小两码显成熟……”
白板上,“胡云”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