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金陵火起:谨身殿谜云(2/6)
时,书页间飘落张纸条,上面是徐辉祖的笔迹:"梅花卫首座姓朱,藏于"字迹被火焚断,最后隐约可见"口"字。
酉时正刻·南京内库
内库总管李公公领着众人穿过层层铜锁,却在第三道门前骇然止步——门锁完好无损,门内却传来潺潺水声。朱瞻膳挥剑劈开锁头,腐臭的水汽扑面而来,只见库内积水及膝,漂浮着无数梅花花瓣,中央石台上摆着个青铜鼎,鼎中插着十二支素心梅,每支花蕊都嵌着东珠。
"这是太祖爷的"山河鼎"。"方孝孺声音颤抖,"传闻鼎中藏着开国密宝,唯有并蒂莲佩可开启。"
朱允炆摸出腰间玉佩,刚要靠近鼎身,春桃忽然惊呼:"水中有毒!"她掷出银簪,水面立刻泛起黑泡,正是见血封喉毒的征兆。朱瞻膳抽出佩剑搅动积水,竟从淤泥中翻出几具骷髅,腕间皆戴着梅花卫的青铜手链。
"他们用活人血养毒,"春桃皱眉,"这些梅花卫死士,是被当成药人来培养的。"
鼎身忽然传来机关转动声,朱瞻膳定睛一看,原来花瓣东珠的位置与天象二十八宿吻合。他按照《星象志》推演,将玉佩按在"天权星"方位,鼎盖缓缓打开,露出一卷黄绫——正是素梅在寿州焚烧的那份遗诏副本,落款处多了行小字:"洪武二十五年,朕误信谗言,悔之晚矣"。
朱允炆的指尖在"谗言"二字上停留许久,忽然抬头看向朱瞻膳:"忠勇伯可知,洪武二十五年,是谁在太祖爷耳边进言,说燕王有反相?"
未及回答,内库顶部突然坍塌,数十名紫衣人破顶而入,为首者蒙着金色面纱,腰间玉佩正是残缺的并蒂莲。朱瞻膳挥剑迎敌,却见对方招式竟与素梅如出一辙——尤其是左手剑花,与宁国公主画像上的执笔手势分毫不差。
戌时三刻·西华门
混战中西华门起火,朱瞻膳护着朱允炆退至护城河旁,望见朱棣的燕军正与羽林卫对峙。金色面纱人忽然摘下面具,露出与素梅 identical 的容貌,只是左颊多了道疤痕,形如梅花五瓣。
"陛下受惊了,"她抱拳,语气却无半分敬意,"自我介绍一下,梅花卫"暗香堂"首座,宁国公主次女,朱妙锦。"
春桃惊呼出声——史载宁国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