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大清指导王泽 为民莫问前程(2/4)
业工人,有完整的工业基础!“何大清加重语气“那些都是你们市腾飞的基础”。
何大清接着说:“保城市必须放开手脚,加大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纺织产业要升级设备,电视机厂要加大研发力度和扩大产能,电视机对我国来说是稀缺品,但同时对我们来是更是巨大机遇。录音机厂要研发新产品线,现在它才是老百姓们消费的主流。”
“重中之重就是对汽车产业的规划”何大清说。他拿出一张德国汽车工厂的照片,你看看他们的工艺:“我们现在组装轿车只是第一步。”他的眼睛炯炯有神,“必须加大研发投入,要有赶超境外先进技术的雄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培养抓牢人才建设”。
何大清\"“泽儿,你记得昌平电子厂第一块电子表是怎么来的吗?”
王泽会意地笑了:“是您带着五个技术员拆了三十块进口表,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研究出来的。”但是何大清拘来境外技术人才才研发出国内的电子表的事,王泽却不知道,何大清更不可能告诉任何人。
“正是!”何大清拍案道,“现在昌平电子表出口到东南亚,谁还记得当初我们连表芯都造不出来?”他环视众人,“保城市的轿车产业,也要有这种魄力!当然,我会从境外给你‘引进’一批专业的汽车行业专业人才”
何大清接着说道:“昌平建筑公司承接外部工程,订单接不过来,这是我们的优势。但你们保城市——”他停顿一下,目光灼灼,“要成为整个地区的工业引擎!”
阁楼书房里的老式挂钟突然报时,惊醒了沉思的王泽。他看着岳父那深邃的眼神,更觉得岳父深不见底。每当自己迷茫时,总会给自己指明一条最正确的道路。
“记住,不要贪功冒进。”何大清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但也不能畏畏缩缩。”他站起身,走到墙上的保城市地图前,“就像下棋,既要敢打敢拼,又要步步为营。”
王泽注意到地图上密密麻麻贴着各种颜色的便签,有几处还画着红圈。他想起市政大楼里那张崭新的规划图,突然觉得有些惭愧。
“最忌讳的就是横冲直撞。”何大清转身时,夕阳正好照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金边,“但瞻前顾后更误事。”他走回座位,椅子发出吱呀的声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