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派系与立场(1/4)
省考笔试第一的成绩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不仅是层层涟漪,更是暗流涌动的博弈。
郑仪很清楚,接下来的面试才是真正的战场。
考场如官场,面试即“站队”。
王振国会如何表态?
程安书是否认可?
周慕云的资本又在何处落子?
而那些曾被自己压过一头的竞争者、看不惯平民子弟爬上高位的权贵子弟、甚至是某些暗中较劲的政治对手,都可能在关键时刻下绊子。
他需要做的,远比复习面试技巧更复杂,既要展现实力,又要把握分寸;既要锋芒毕露,又要懂得藏拙。
郑仪没有片刻松懈,笔试结果公布的当天下午,他就再次来到徐永康的办公室。
推门时,办公室里除了徐永康,还坐着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西装笔挺,面容沉稳,正与徐永康低声交谈。
见郑仪进来,徐永康微微一笑:
“来了?”
他指了指身旁的中年男子:
“这是你师兄,刘志明。”
郑仪心头一震。
刘志明,江东省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处长,徐永康的得意门生之一,实权部门的重要人物。
“刘师兄好。”
郑仪恭敬地问候,没有多余的客套,却也丝毫不显谄媚。
刘志明上下打量着郑仪,但很快就露出一丝赞许:
“老师常提起你,说你天赋极佳,是块好料子。”
徐永康给郑仪倒了杯茶,慢悠悠道:
“志明在系统里干了十几年,对省里的情况门清。”
他看了刘志明一眼。
“你师弟这次考了第一,面试这一关,你得帮忙把把关。”
刘志明笑了笑,没有立即接话,而是先问了郑仪一个问题:
“你知道发改委最看重什么吗?”
郑仪沉吟片刻,答道:
“宏观视野,和细节落地的平衡。”
这个答案显然出乎刘志明的预料。
他本以为郑仪会说“政策把握”或“经济分析”之类的标准答案,没想到郑仪直接点出了发改委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