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玉琢磨砻见本心(1/3)
小满后的扬州城蝉声初噪,许砚秋跟着玉雕师傅陆琢玉走进「凝翠轩」时,首先看见的是整块和田玉璞在台面上泛着温润的光——老匠人正握着桯钻在玉料上打眼,解玉砂混着清水的沙沙声,像时光在玉肌上轻轻踱步。
“玉雕讲究‘因材施艺’,”陆琢玉的指尖抚过玉璞上的天然绺裂,“这道水线看似瑕疵,实则是玉的‘呼吸孔’。”陆辰安的目光落在工作台上的「巧色玉雕」,红皮籽料上的巧雕鲤鱼眼睛处,分明嵌着半粒色泽异常的金砂——这或许是解开连环杀人案的关键。他的指尖在备忘录飞速敲击:凶手用玉雕的「俏色技法」将毒剂藏于皮色下,体温触发后释放神经毒素。
晚晴的镜头掠过墙上悬挂的《玉说》抄本,泛黄纸页间夹着片和田玉碎料,上面用银丝刻着“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陆琢玉转身时,腰间的牛皮工具袋晃出细碎的解玉砂,袋口绣着极小的“攻玉”二字——取自《诗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玉雕匠传了九代的祖训。“现在都用超声波雕刻,”他敲了敲案头的青铜砣机,“可机器磨得出弧度,磨不出匠人趴在玉料上听石纹的那口气。”
午后在「相玉房」,陆琢玉展示了镇阁之宝「大禹治水图」山子,青玉皴裂处竟藏着用金丝嵌的《禹贡》残句:“乾隆年间的玉匠在这儿留了道‘隐起纹’,”他用放大镜照着山子底部,“看似瑕疵的玉筋,实则是黄河河道的微缩——每个错雕都是玉魂的私语。”陆辰安盯着玉筋的走向,忽然想起在漆器坊见过的漆膜层次:凶手可利用玉石的「棉絮结构」藏匿微型定位器,通过翡翠的「苍蝇翅」反光传递信号。
手机在此时震动,陆辰安的编辑发来消息:“ai生成的‘玉雕密室’章节数据暴跌,建议加入‘智能鉴玉机器人’与主角对决的场景。”年轻人望着陆琢玉用椴木砣打磨玉面的手,木粉飘落的轨迹与手机屏幕上的数据流曲线诡异地重叠。“陆师傅,”他问,“算法能算出玉石的折射率,能算出您雕‘仁’字时的心境吗?”老人忽然停下动作,指腹摩挲着玉璞上的天然纹理:“我雕每道纹时都想着,这块玉在地下埋了三千年,得让它带着人间的温度重见天日。”
暮色漫进玉雕坊时,陆琢玉打开樟木匣,里面躺着历代玉人的“错题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