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灯彩影绰映心灯(2/3)
淮河上,能让晚归的人看见自家窗口的光。”
暮色漫进灯彩坊时,周明霞打开樟木匣,里面躺着历代匠人的“错题灯”:漏了光的「走马灯」、褪了色的「生肖灯」、还有修补过十八次的「孔明灯」骨架。“光绪年间的学徒在‘嫦娥奔月’灯面上多画了颗星,”她摸着残件上的修补痕迹,“后来在匣底刻下‘敬灯如敬心’——每个错绘都是灯影对匠人的私语。”许砚秋忽然想起自己在《砚田记》里删掉的煽情段落,那些被精简的文字,何尝不是对“灯影留白”的致敬?
归程经过文德桥,陆辰安忽然停在「金陵灯彩节」的彩排现场。led灯组组成的巨龙在夜空游走,而周明霞送的「荷花灯」此刻正在口袋里发烫,灯面上的水墨荷叶带着手艺人的温度。“许老师,”他望着河面漂浮的电子荷花灯,“凶手可以利用传统灯彩的「油脂灯芯」制造延时燃烧装置,就像周师傅说的‘灯芯如人心,芯正则光稳’——杀机藏在灯油挥发的十二时辰里。”
手机震动,母亲发来微信:“今天试着用周师傅送的绢布做了个小灯,手抖得厉害,倒像你小时候学画荷花。”照片里,老人面前摆着盏歪扭的荷花灯,灯面上用红笔描着未完成的“明”字——那是她在视力衰退后,第一次用儿子笔下的匠人技艺触碰光明。
深夜,许砚秋在灯彩坊客房翻开《灯史》,书页间飘落的绢丝在台灯下闪着微光。隔壁传来陆辰安与琉璃师傅孙火生的交谈声,他们正讨论如何将灯彩的“光影密码”与琉璃的“气泡包裹术”结合,设计出“灯影触发琉璃毒针”的双重诡计。
周明宇的消息悄然弹出:“‘新文心论坛’收到文旅部门邀请,希望《淬刃》参与‘非遗活化计划’——这正是传统工艺与悬疑叙事破圈的绝佳契机。”许砚秋望向窗外,秦淮河的灯影在水面摇曳,像无数个跳动的文字在起舞。他忽然想起周明霞说的“灯彩是人间的月亮”,写作者何尝不是在文字里掌灯?需要像灯彩匠人那样,在竹篾与绢布间编织光明,让每个字都成为照亮读者心灵的灯芯,在时光的长河里,永远燃烧着不熄的文心之火。
他提起笔,墨在宣纸上洇开一个温润的“灯”字,笔画间的留白处,仿佛能看见周明霞扎制灯体时专注的眼神:“周明霞的竹篾穿过绢布的瞬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