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木雕斧凿见真章(1/3)
小雪节气的徽州木雕村飘着细雪,许砚秋跟着陆辰安踏入「斧斤堂」时,先被梁上悬着的「千工床」震住——整面床围子雕着《山海经》神兽,金箔贴的眼睛在烛火下灼灼生光,刀工却在「烛龙」的鳞甲处故意留了道未凿穿的木纹。「木雕讲究『三分雕七分留』,」手持三角凿的匠人唐砚溪正在「牛腿」上修刻缠枝纹,凿刃在椴木上划出的弧线,与二十年前父亲笔记里的「应力平衡图」诡异地重合,「这道『透气缝』看似瑕疵,实则让整面木雕在四季干湿中呼吸。」
陆辰安的目光凝在案头的「榫卯机关盒」,盒盖的「走马销」暗纹里嵌着极细的木刺,与上月漆器坊失踪匠人指甲缝里的木屑成分完全一致。手机震动,联合国项目组发来预警:「木雕数字孪生模型出现异常收缩,与1998年三脉共振时的木材应力数据吻合。」「唐师傅,」他晃了晃3d扫描的榫卯解构图,「算法能算出木材的干缩率,能算出您凿刻『分心花』时腕力的轻重吗?」老人的凿刃突然在木纹上顿出浅坑,指尖抚过那处「败笔」:「我师父临终前在『百子柜』暗格刻了句偈语,说这是『木材给匠人的考问』——机器量得准卯眼,量不准下凿时气血的流转。」
许砚秋的镜头扫过墙上悬挂的《鲁班经》残页,泛黄纸页间夹着片「包浆木楔」,上面用朱砂写着「虚实相济」四字——与前三坊的祖训形成四象呼应。唐砚溪转身时,腰间帆布工具袋漏出几粒「鱼胶粉」,在青砖上滚成「工」字形,与陶瓷的「守火」、玉雕的北斗、金银的三角,恰好拼成五行缺木的「木」字。他忽然想起陆辰安备忘录里的推论:凶手可能利用木材的「干缩应力」,在卯榫结构中暗藏毒剂,温湿度变化导致木刺弹出,与冰裂纹的釉面应力、玉绺的解理面机关如出一辙。
午后在「开榫间」,唐砚溪展示了镇堂之宝「明代黄花梨交椅」的修复笔记,泛黄纸页间夹着段弯曲的竹钉——检测显示浸过乌头碱。「古人在椅圈的『楔钉榫』里留了『通气孔』,」他用放大镜照着榫卯接缝,「看似加固的楔钉,实则是导毒的空心管道——每个凿痕都是木材的密语。」陆辰安盯着「透雕龙纹」的镂空走向,忽然想起三脉案的裂纹共振:凶手或许利用木材的「年轮应力」,在特定温湿度下让卯榫开裂,释放藏在木髓里的毒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