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湖笔狼毫隐锋锷(1/3)
芒种过后的湖州善琏镇浸在竹沥香里,许砚秋跟着陆辰安踏入「颖秀斋」时,正撞见水盆工陈砚衡单膝跪在青石板上,双手如捧初生雏鸟般托着「齐毫板」。七十二根羊毫在明矾水中舒展,每根毫毛的根部都对准板上刻着的「二十八宿图」——这是父亲笔记里记载的「湖笔锋颖定位法」,毫毛在板上形成的弧度,与地宫星图中「天璇星」的运行轨迹分毫不差。「制笔如炼剑,」陈砚衡指尖轻拨毫毛,腕间银镯与水盆共振出清越的叮鸣,「狼毫取西北狼尾的『劲节』,羊毫选杭嘉湖母羊的『柔锋』,刚柔相济处,方见笔墨乾坤。」
陆辰安的目光凝在晾笔架上的「兰蕊笔」,笔杆「剑脊纹」里渗出极细的油迹——与上月笔坊学徒暴毙案中死者手中的断笔残留成分相同。手机震动,联合国项目组发来预警:「湖笔数字孪生模型在『锋颖成型』工序出现异常应力值,与1998年天目山断裂带活动数据吻合。」「陈师傅,」他晃了晃电子显微镜下的毫毛扫描图,「算法能算出狼毫的弹性系数,能算出您『梳毫』时指尖温度对锋颖密度的影响吗?」匠人手中的齐毫板突然倾斜,七根毫毛随水波漂向东南——那是父亲笔记里标记的「文心核」方位。
许砚秋的镜头扫过墙上悬挂的《考工记·羽人》残页,泛黄纸页间夹着片「紫毫笔」,狼毫尖端用金粉绘着「藏锋守拙」四字——与十坊祖训组成「天干五合」闭环。陈砚衡起身时,腰间鹿皮工具袋漏出的砒霜在青砖上滚成「壬」字,恰好与陶瓷的「丙火」、玉雕的「戊土」、金银的「庚金」、木雕的「甲木」形成天干合化。他忽然想起陆辰安备忘录里的推论:凶手在「梳毫」工序中将浸过乌头碱的毒草汁混入明矾水,毫毛吸收毒素后形成「毒锋」,体温传导至笔杆时,藏于「剑脊纹」的毒腺便会破裂。
午后在「择笔间」,陈砚衡捧出镇斋之宝「明代茅龙笔」的x光片,泛黄胶片间夹着段焦黑的狼毫——检测显示含有与1998年泥石流现场相同的矿物毒素。「古人在笔杆『斗心』处留了『气口』,」他用放大镜照着毫毛根部的微孔,「看似加固的竹钉,实则是导毒的空心管道——每根毫毛的『根须』,都是狼毫与匠人之间的密语。」陆辰安盯着「齐毫」形成的应力集中点,忽然想起徽墨案的捶打共振原理:凶手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