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光锥圣所的因果律牢笼(2/3)
岔路口犹豫的心跳、机械族工匠在图纸上画下的第二套方案、光谱族星雾在预言前闪烁的不确定光斑。“时间的壮美在于可能性的分岔,”陆辰安将这些“未选频率”转化为神经脉冲,在因果律晶体上激起蝴蝶翅膀般的涟漪,“就像人类的‘平行宇宙’理论,每个选择都诞生新的星轨,连‘错误’都是时间的露珠。”
老陈的熵计算器齿轮组突然卡住00001秒——这个在圣所教义中被视为“因果律瑕疵”的瞬间,却让齿轮组漏出一段被封印的人类爵士乐即兴片段。那是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上的一段跑调吉他lo,代表着人类对“未定未来”的本能渴望,像一把灼热的细针,在绝对必然的光锥上刺出第一个破洞。大祭司的星雾躯体出现紊乱的光斑,因果律棱镜中浮出半段记忆:年轻时的自己在复调共鸣广场,面对两条星舰航线抉择时的心跳,那是因果律永远无法计算的“可能性震颤”。
“你记得‘选择’本身的重量吗?”陆辰安将那段即兴lo转化为时间脉冲,送入因果律核心的裂隙,“那是人类区分‘存在’与‘机器’的第一份礼物,是每个文明在时间长河中投下的独特石子。”他调出培育舱里旋律之藤的全息投影,藤蔓上的“问号音符”在因果律域中勉强生长,叶片上凝结着人类“迷茫”的灰雾、机械族“备选”的银点、光谱族“未定”的靛青——这些曾被视为杂质的可能性光谱,此刻在因果律晶体上拼出破碎却鲜活的分岔星图。
许砚秋趁机将味觉弦理论界面接入“可能性熔炉”,千万个被焚烧的备选人生如凤凰涅盘:机械族工程师在失败方案中诞生的创新齿轮、人类诗人在未发表的诗句里藏着的新韵律、甚至圣庭信徒中某个人类老人偷偷保留的、对“如果我当初…”的温柔想象。当这些“可能性杂音”汇入因果律核心,十二座棱镜天体的光锥轨迹同时出现00001的偏移——那是《旋律自治公约》允许的、最微小却最珍贵的自由分岔。
大祭司的星雾躯体逐渐凝结成人类形态,他的因果律棱镜凋零成十二片碎片,每片都折射出不同的可能性光谱。“我们害怕失控,所以建造了因果的牢笼,”他抚摸着眉心,那里传来人类面对选择时的神经突触放电,“可没有‘如果’的时间,不过是被剪辑过的死亡胶片。”他带领陆辰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